主頁>中區警署>一支有不同種族的警隊?
一支有不同種族的警隊?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許多外籍警官返英參軍,其中有10人陣亡,有部分在戰後沒有返回香港。因此當局召集平民加入警隊,又組成特別後備警隊,依其國籍編成英印籍、華籍與葡籍三個大隊,作為正規部隊的後援。 在1920年代,警隊按警員族群分成三組,歐籍(主要是英國人)為第一組,以A字識別;印度籍(主要是旁遮普邦的錫克教徒)為第二組,以B字識別;華籍(主要是廣東人)為第三組,以C字識別。 英警的地位最高,薪金較多,可晉升至管理階層。印警則次之,普遍只能升至警長,出任督察者不多。地位最低是華警,最高級也只不過是警長。在武器裝備上,英、印警均可攜帶槍枝,華警只獲發木棍。 1922年香港爆發海員大罷工,警隊人手更形緊絀,英國於是從山東威海衛(時為英國租借地)招募一班高大魁梧的山東人來港當警察。此後警隊新增山東籍一組警員,被稱為「魯警」,以D字識別。每個組別的代表字母均加在警員編號之前。「ABCD,大頭綠衣」便是指這四類警察。 香港水域的海盜問題一直存在,到了1930年,駐港英軍不再為駛離香港的船隻護航,這個任務便落在警隊身上。警隊成立反海盜小隊,並招募了25名白俄羅斯人為成員,連同其他警員負責打擊海上劫掠。他們被列為第五組,以E字識別,駐守於尖沙咀水警總部。
<
返回上一頁
香港記憶. 版權所有©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