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4年电车正式通车,几年後并将路线沿西大街东扩至筲箕湾,但当时铜锣湾至筲箕湾一段电车只供单轨行车。1920年代,当局进行一次小规模的填海工程,创造出爱秩序街丶工厂街丶金华街丶宝文街丶望隆街一带发展成工业区,并将电车总站迁到金华街,一直保留至今。战前的筲箕湾就成为一个集渔村丶工厂丶船厂丶市集丶矿场丶寮屋区於一身的市郊社区,情形一直至1960年代才有变化。

国共内战後由於有大量赤贫难民跑到筲箕湾聚居,令到山坡地带出现13个大型寮屋区,而海旁亦出现大量非法木屋。到1960年代末,政府终於开始大规模清拆寮屋区,并且填平筲箕湾至今日东区走廊的位置,而西湾河亦填至今日所见的海旁地段,又於对出海面兴建海堤成为爱秩序湾避风塘。

阿公岩亦成为新工业区,海旁依旧是小型船厂的基地,而筲箕湾就发展成一个有住宅区和政府社区设施的现代化社区,不过,不少沿海的木屋区就一直保留至1980年代才正式消失。到1980年代,当局沿着海旁建造东区走廊,所以看看今日的高架天桥你便可知昔日的海旁位置了!

自从渔业日渐式微,1960年代政府推行渔户自愿放弃渔船上岸居住的计划,艇户人数及船只对避风塘的需要日渐减少。艇户人口由1961年的十三万人降至1971年不足八万人,到2001年更只得五千多人。1992年,政府将爱秩序湾避风塘填海用作新住宅区,发展成今日的爱蝶湾和爱东邨,而避风塘则向外迁移,面积有43英亩。
  • 向下滚动
  • 向下滚动
  • 向下滚动
  • 向下滚动

滚动滑鼠去看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