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开埠前(有说可追溯至1724年),原居民为开发这片红树林和湿地作农田之用,於是就以石块在浅滩上塔建一道小海堤阻挡潮水倒灌。开埠初期,皇仁书院至中央图书馆一带已成为农地,而石海堤亦成为本地人来往东角和北角的捷径,英国人於是以这条海堤(英文为causeway)命名该地为Causeway Bay。

1840年代初,渣甸洋行看中铜锣湾西面的东角,认为该处有来自大坑的新鲜食水及海湾供船队停泊,於是投地作为总部,大建码头丶货仓丶工厂等设施,又在渣甸山建办公大楼和大班府第,而山脚下则成为渣甸员工聚居处和市集,发展出怡和街丶渣甸坊丶勿地臣街丶糖街等等以渣甸及其业务有关而命名的街道。往後,渣甸继续平整东角海旁以增加土地和方便大船直接停泊。

随着渣甸在东角发展工业,吸引大量华人劳工聚居,而渔民又开始用铜锣湾作避风塘,这一带越见繁荣。1883年,由於渔民并无保持环境卫生的习惯,铜锣湾浅滩的垃圾堆积如山,环境非常恶劣,政府於是将近岸的26亩沼泽地填平,大部份拨作兴建货仓,其馀辟作道路,而位於高士威道及铜锣湾道之间的低地就简单地改成运动场地供英军丶中央书院学生及中华游乐会使用。

战後,政府将高士威道与铜锣湾道之间的原低地发展,1950年填高东部一段兴建皇仁书院校舍(其前身便是中央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