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4年電車正式通車,幾年後並將路線沿西大街東擴至筲箕灣,但當時銅鑼灣至筲箕灣一段電車只供單軌行車。1920年代,當局進行一次小規模的填海工程,創造出愛秩序街、工廠街、金華街、寶文街、望隆街一帶發展成工業區,並將電車總站遷到金華街,一直保留至今。戰前的筲箕灣就成為一個集漁村、工廠、船廠、市集、礦場、寮屋區於一身的市郊社區,情形一直至1960年代才有變化。

國共內戰後由於有大量赤貧難民跑到筲箕灣聚居,令到山坡地帶出現13個大型寮屋區,而海旁亦出現大量非法木屋。到1960年代末,政府終於開始大規模清拆寮屋區,並且填平筲箕灣至今日東區走廊的位置,而西灣河亦填至今日所見的海旁地段,又於對出海面興建海堤成為愛秩序灣避風塘。

阿公岩亦成為新工業區,海旁依舊是小型船廠的基地,而筲箕灣就發展成一個有住宅區和政府社區設施的現代化社區,不過,不少沿海的木屋區就一直保留至1980年代才正式消失。到1980年代,當局沿著海旁建造東區走廊,所以看看今日的高架天橋你便可知昔日的海旁位置了!

自從漁業日漸式微,1960年代政府推行漁戶自願放棄漁船上岸居住的計劃,艇戶人數及船隻對避風塘的需要日漸減少。艇戶人口由1961年的十三萬人降至1971年不足八萬人,到2001年更只得五千多人。1992年,政府將愛秩序灣避風塘填海用作新住宅區,發展成今日的愛蝶灣和愛東邨,而避風塘則向外遷移,面積有43英畝。
  • 向下滾動
  • 向下滾動
  • 向下滾動
  • 向下滾動

滾動滑鼠去看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