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開埠前(有說可追溯至1724年),原居民為開發這片紅樹林和濕地作農田之用,於是就以石塊在淺灘上塔建一道小海堤阻擋潮水倒灌。開埠初期,皇仁書院至中央圖書館一帶已成為農地,而石海堤亦成為本地人來往東角和北角的捷徑,英國人於是以這條海堤(英文為causeway)命名該地為Causeway Bay。
1840年代初,渣甸洋行看中銅鑼灣西面的東角,認為該處有來自大坑的新鮮食水及海灣供船隊停泊,於是投地作為總部,大建碼頭、貨倉、工廠等設施,又在渣甸山建辦公大樓和大班府第,而山腳下則成為渣甸員工聚居處和市集,發展出怡和街、渣甸坊、勿地臣街、糖街等等以渣甸及其業務有關而命名的街道。往後,渣甸繼續平整東角海旁以增加土地和方便大船直接停泊。
隨著渣甸在東角發展工業,吸引大量華人勞工聚居,而漁民又開始用銅鑼灣作避風塘,這一帶越見繁榮。1883年,由於漁民並無保持環境衛生的習慣,銅鑼灣淺灘的垃圾堆積如山,環境非常惡劣,政府於是將近岸的26畝沼澤地填平,大部份撥作興建貨倉,其餘闢作道路,而位於高士威道及銅鑼灣道之間的低地就簡單地改成運動場地供英軍、中央書院學生及中華遊樂會使用。
戰後,政府將高士威道與銅鑼灣道之間的原低地發展,1950年填高東部一段興建皇仁書院校舍(其前身便是中央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