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流下流:轉型社會
1956 年之前,香港是一個下流社會。1956 年之後,報章上的手錶廣告更多,百貨公司的大減價廣告更大。書刊電影,愈來愈多。電台廣播,愈來愈長。一個新的世界正在這片急劇轉型的土地上醞釀萌生。
1949 年,香港重新開始。往後十二年,大眾生活,由日常食式到人生裝備,經歷大變。在黃湛森面前,是一個怎麼樣的世界? 一個八歲的少年, 對明天有什麼期望?一個朝不保夕、沒有明天的難民社會,能夠為一代八歲的少年做點什麼?
事後看,這次社會轉型,分成兩期,1956 年是分水嶺。
56 年之前,香港名副其實,是一個下流社會。國共紛爭延續,東西冷戰又起,平民在避亂,社會要重建。學者說,那段時間香港充滿南下的移民,他們大多經歷了經濟地位下滑和去國的雙重失落(延伸閱讀《身份的失落》)。每年雙十,少年黃湛森家中掛上民國國旗,家人的心情,既鮮紅又暗淡,將中國近代史的糾結,在深水埗的唐樓立體再現。
56 年之後,社會整體的氣氛明顯在變。戰後一代,開始成長,站穩之後,展開新生活。
對一個八歲的少年,生老病死,其實十分遙遠。他的日常生活環繞著衣食住行、嬉戲學習。黃湛森的少年回憶,有國旗,有心傷,但更多是坐巴士、買油條、吹口琴、吃蛋治,和跟父親上茶樓吃四角錢一盅的青豆牛肉飯的愉快風景。生活,即使在一個下流社會,是尋常事(黃霑筆記《想當年》《那些日子》)。旅港荷蘭人米高羅格 (Michael Rogge) 拍攝大火,也拍攝尋常事。三段影片,不偷窺,不作勢,老實地記下 50 年代香港的平民風景(影音《轉型社會:城巿風景 / 衣食住行 / 存活與嬉戲》)。
我們讀過 1950 年代各大報章的廣告,發覺平民生活,有時甚至不盡尋常,迭現色彩。1949年12月,號稱全遠東最瑰麗的遊戲園夜總會「月園」開幕,誘人的景點包括峭壁飛輪、猴王駕車和天宮舞廳(相片《轉型社會 1949-1955》)。56 年之後,報章上的手錶廣告更多,爵士樂大師吹的小號更响,百貨公司的大減價廣告更大。書刊電影,愈來愈多。電台廣播,愈來愈長。與此同時,地產商大手建屋,普通人努力學習,不普通的人繼續消費(相片《轉型社會 1956-1960》《衣食住行 生老病死》)。
一個新的世界正在這片急劇轉型的土地上醞釀萌生。很快,少年黃湛森拿起口琴,行入錄音室,在漫天群星底下,幫手製造那個生於狹縫、因此獨一無二的香港流行文化(延伸閱讀《雅俗交會與香港流行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