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伸閱讀 – 吳昊:火樹銀花相映紅
吳昊:火樹銀花相映紅
「《火樹銀花相映紅》是歷史與劇情結合體中的奇葩:1953年6月英女皇登基,香港盛大慶典,全部過程拍攝下來,竟聽得街頭群眾噓聲四起,奇失民心處,歷史鐵證如山。」吳昊,2008,《孤城記》(142-145 頁 ),香港:次文化堂。
* * * * * *
香港要到 1967 年 11 月才有無線廣播電視出現,比起先進科技社會落後超過十多年,所以活動的影像新聞屬於奢侈品,只能在戲院看到同場加映的新聞短片,而所謂「新聞」,已淪為舊聞,但作為觀眾者乃甘之如飴。於是,香港電影曾出現怪異品種,為配合時事,先把社會慶典大事實錄下來,再接駁上劇情故事,讓觀眾既可看時事新聞,亦可追看明星做戲,屬雙料娛樂。嚴格的說,將電影分拆為兩部份:歷史之部份和劇情之部份,把當時冗長的社會實錄,還原為珍貴的活動史料,實有此必要也。
其中最妙趣者首推《黃飛鴻天后廟進香》(1956),將民初功夫打鬥,結合 1956 年佛堂門大廟進香盛況,相當取巧,雖則五十年代港人仍多着唐裝衫褲,頗為脗合民初服飾,但間有西裝時裝上香客入鏡,蔚為奇觀。但佛堂門進香,甚有地方色彩,要知道進香寶船不能擱淺靠岸,須在海心搭長板為獨木橋,進香客和舞獅過板登岸同樣難度極高,此類民俗特色,如今已成絕響,而史料仍在片中活現。
如果人生本是政治舞台,那麼港人最盛大一次「舞台表演」,莫過於1969 年 12 月的首屆香港節,大家努力擺脫「六七暴動」的陰影與傷痛,把全港變成娛樂大舞台,舉辦千多項活動,推展到高潮,海陸空軍大匯演、千人操、香港節小姐競選、新潮舞會遍地、花車大巡遊等,讓大家明白到歡樂竟可刻意人為,沖淡反英反殖情緒。詳盡紀錄香港節,七彩闊銀幕版,只此一片 ─《歡樂時光》(1970),劇情不知所謂,但留下半小時有多的活動史料,嘆為觀止,而粉飾太平的香港節竟淪入鬧劇包裝,創作者似是有心,又像無意,相當抵死。
燈火樓台,乍見火樹銀花。《火樹銀花相映紅》(1953),這是歷史與劇情結合體中的奇葩:1953 年 6 月英女皇登基,香港盛大慶典,全部過程拍攝下來,故事方面卻講一名打工仔監守自盜,擾攘遠走高飛。為粉飾殖民地政權喜氣洋溢,香港慶典竟從6月1日延續至4日(會景巡遊、花車、飄色、醒獅舞龍)等才結束,而當時社會甚為窮困,好些報章早已指出這是勞民傷財之舉,如今事隔半世紀重看實錄片段,竟聽得街頭群眾噓聲四起 ( 因其時興實景收 ) 音,
其失民心之處,歷史鐵證如山。
1953 年是逃難者在港剛立足,不認為此地可留時,但《火樹銀花相映紅》竟勇武地肯定這城市是我們最理想的生存空間,應好好珍惜,更透過打工仔之妻,講出其最正面之價值:「我真係好唔捨得呢處 ( 香港 )……英女皇替人民謀幸福,所以人民愛戴佢…… 阿文,你係一家之主,你都要為妻子兒女謀幸福呀!」打工仔大為感動,臨崖勒馬,最後兩口子擁抱於英女皇燈飾牌樓(夜景)之前, 雖肉麻骨痹,奈何世紀的擁抱、大時代的擁抱,耳邊彷彿再響起,「我真係好唔捨得呢處!」
原來,我們這個偉大的城市,一早已有電影把她肯定下來,實在有點感動呢!
吳昊,2008,《孤城記》(142-145頁),香港:次文化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