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伸閱讀 – 吳昊:香港的流亡文藝與電影
吳昊:香港的流亡文藝與電影
「一九五O年,調景嶺只有一萬人,但一九五三年已暴增至三萬人有多。調景嶺就成為流亡者的『聖地』。」
吳昊,1993,《香港電影民俗學》 (33-38 頁 ),香港:次文化堂。
* * * * * *
流亡的群體性。
也許人是一種群體動物,所以連流亡都變成群體性。大家都害怕孤獨……
「不如,去調景嶺吧!」
一九五○年,調景嶺只有一萬人,但一九五三年已暴增至三萬人有多。調景嶺就成為流亡者的「聖地」。
在這裏,一種「對衡共產主義」的意識形態在醞釀着,正如曾憲法《搭帳篷的地方》指出情況:
「『你看這滿山遍野的(國民黨)國旗飄揚,是多麼的美麗呀,它簡直要把調景嶺燒紅了。』
葭之感動的望了望她,隨即用一種堅定而激動的口吻說:
『這飄揚在滿山的國旗,它正代表了一種正義的聲音,王雲,妳不要小覷這塊搭帳蓬的地方,黃炎子孫正在這黑山的一角,發出了獅子的咆哮!』」
其實,調景嶺遺民視台灣為最終歸隊之大本營,他們與台灣政權聯絡,但不知怎地不為接納……
他們憤怒過,投函報章咆哮:「你們台灣,對待流浪海外的難胞,似乎也更忍心了,沒有徹底姑息,體恤援助……自己有家不能歸,父母兄弟妻子離散,在此露宿街頭,飢寒交迫……」(一九五五年一月十一日《星島日報》)
既然海岸以外閉門不納,遺民憤而自殺以死相諫,非常悲壯。
《春到調景嶺》其中一人物自殺時留下致總統遺書:
「敬愛的總統,我今年二十九歲,照我的健康程度來說,應該還能再活三十年。現在,我把這三十年應該活下去的歲月,獻給您,作為慶祝您六十四歲的壽誕,並且希望您完成反攻大陸的功業。以我的死,請求您把聚集在調景嶺的同胞,盡速的收納到台灣去,賦予他們反共的工作崗位……如果能實現,則我的死,是愉快的。
─胡雨時絕筆」
唉。二十九歲的絕命書。
* * * * * *
香港的「流亡電影」。
如何把握資料?我曾經感到困惑。
五十年代香港電影確實有頗多流亡現象的描寫,但用較含蓄方法處理,都只說戰亂人海浮生,女的淪為舞女,男的慘受失業和疾病的煎熬……
「戰亂」?甚麼戰亂?為甚麼流亡?為甚麼要輕描淡寫一筆帶過?
唉,香港和中共大陸,脈絡相承,政治關係微妙,其時作為最重要的大眾媒介的電影,明顯地是有所避忌的,不願意正面接觸問題。
「果敢」的電影哪裏去了?
那時候的「流亡文藝」甚為盛行,難道電影毫無感染嗎?
畢竟事隔三十多年,這麼漫長,脈絡還可以探測嗎?
杜雲之著《中國電影史》正好填滿我底思想的空白,我覺得我有必要引用他的資料:
「民國四十三年(一九五四),上官清華創辦的清華影業公司攝製《新漁光曲》(一九五五年上映),馬徐維邦導演,上官清華、陳厚、羅維、劉恩甲、楊志卿、馬笑儂主演。故事叙述中國大陸沿海的漁民,不堪中共迫害,貧困飢餓,難以生存。燃起了反抗的怒火,擊殺共幹,揚帆逃離,投奔自由。這是香港第一部製作,難得看見的反共影片。
李湄創辦的北斗影業公司,攝製反共影片《燕歸來》(又名《曼谷之戀》,一九五八),馬徐維邦導演,李湄主演。故事叙述中共的一個技藝團到泰國去表演,其中有個女團員幾經困難和危機,脫離監視,逃出技藝團,投奔自由。這是根據真實故事改編攝製的影片……
《烏夜啼》(台灣改名《馬路小天使》,一九五七),是新天影片公司出品。李翰祥繼《雪裏紅》後導演的第二部影片。林翠、歐陽莎菲、金銓、嚴昌、嚴慧主演。故事叙述逃亡到香港來難苦生活的義民,父親死了,一家靠母親(歐陽莎菲飾)帶領一大群孩子,住在木屋區中。母親敲石子,兒女糊火柴盒子、洗衣服謀生。不幸母親為了救護孩子,被炸山的巨石壓死。這家就由大女兒(林翠飾)負擔起來。她找不到工作,淪為黑燈小舞場做舞女,遭輕狂客人污辱。她為了弟妹生活,含淚忍受。但弟妹們卻不同意姊姊出賣自己來養活他們,發生衝突,弟妹們在風雨夜出走。姊姊瘋狂的到處找他們,直到黎明時,在母親的墳上看見弟妹們睡在墳邊。他們沒有姊姊照顧,只有依靠泥土中的母親。姊姊找到他們後,得到諒解。她不再去小舞場工作,要堅強的和弟妹們一起活下去。《烏夜啼》描繪流浪在香港義民的生活,悲慘真實感人,是部有內容的寫實影片。」 「《半下流社會》是根據趙滋藩原著的同名小說改編,民國四十四年(一九五五)亞洲出品。屠光啟導演,易文編劇,楊文凱、陳厚、童真、賀賓、劉琦、陳芸、吳家驤、張瑛、王元龍主演。故事叙述中國大陸陷共後,多少富有正義感的知識分子,不甘在暴政下生活、顛沛流亡,逃到香港來謀生。他們拾煙蒂、敲石子、做腳夫、住木屋、睡梯角,為生存而竭力掙扎。雖然過着半下流的生活,但對自由和真理的追求,一直未曾稍懈。這是部反映大時代中住在香港的流亡知識分子的生活,充滿血淚和反共意識的寫實電影,有不少情節使觀眾感動流淚。如一位人們尊敬的老教授,為了生活去打石子、做苦工,結果辛勞過度病倒。同居一起賣文的王亮,不惜出賣自己的血,換錢來把教授送醫院。
但也有些經不起考驗的人,在困苦中墮落。如胡百熙和老道友,一個逼着老婆去做妓女,一個教兒子假裝「孝子」告地狀。結果老婆離開了丈夫。父親為了逃避警察,從天台上失足跌死。可憐的意志薄弱,心胸窄小的李曼(劉琦飾),她原是王亮的女友,也是這群人中最有希望的,但為了妬忌和虛榮,迷失了途徑,迷亂了理性,她一怒而離開了半下流社會,投入富商的懷內,被金屋藏嬌。使大家的確受到心理上影響和打擊。但後來她又認清一切,恢復理性悔悟了,又回到他們的隊伍來。
《半下流社會》是這時期香港電影中的傑作。它沒有說教,但教人懂得怎樣才是做人的真理……」
「民國四十九年(一九六○)……華僑影業公司攝製反共影片《一萬四千個證人》是最大的收穫,得到第一屆金馬影展優等劇情片獎。
《一萬四千個證人》是華僑和香港海燕影片公司合作攝製。王豪導演,潘壘編劇,王豪、李行、雷鳴、王俠、趙平、李振中、李憲章、高翔、魏平澳、黃宗迅等主演。故事叙述韓戰中反共義士在戰俘營中的生活;他們堅拒中共的誘惑,投奔自由來到台灣。中共派出大批幹部,在板門店進行個別說服反共義士,遭義士的怒駡毆辱。共幹又運用陰謀,故意延長『洗腦』時間,最後還有很多義士,沒有經過『去台灣?還是回中國大陸?』這一詢問的手續,只有推派一個人做代表,由他的意見來決定全體未經詢問的義士的命運。而這個被選為代表的人,卻是中共潛伏在義士營中的特務。由於他的領導才能,選為總代表,但他看見中共的暴政,和被義士的熱烈反共情緒所感動,在最後的一剎那,決定義士們命運的時刻轉變,表示他要去台灣,決不返中國大陸。使中共整個的誘騙陰謀失敗。一萬四千個反共義士終於投奔自由,來到復興基地的台灣。」
台灣學者杜雲之用簡潔有力的文字,清楚地向我們講述了這些「反共」電影的面貌,很明顯地指出這些電影有直接亦有間接觸及「流亡」的主題,而國際電影節也很努力地追尋這些片子的下落,能夠找到的就只有《新漁光曲》、《半下流社會》和《一萬四千個證人》,不過,我覺得已經很有代表性了。
註:此文章的分段標題略為改動
吳昊,1993,《香港電影民俗學》 (33-38頁),香港:次文化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