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伸閱讀 – 黃湛森:處處粵曲聲

黃湛森:處處粵曲聲

「香港電台及麗的呼聲亦大量播放粵曲唱片,又鼓勵社團自組曲藝社,參加社團粵曲節目,並舉辦粵曲比賽及公開歌唱比賽,發掘新人。這時期的香港電台與麗的呼聲,已經日漸普及,絕非開台之初聽眾稀少的艱苦經營。」

黃湛森,2003,《粵語流行曲的發展與興衰:香港流行音樂研究 (1949-1997)》 (40-42 頁 ),香港:香港大學。

* * * * * *

處處粵曲聲

香港本來就是與廣州分庭抗禮的粵劇重鎮。粵劇戲班,視能在香港演出為專業資格及組織規模的標準。香港開埠後不久,就有「廣府大戲」的演出。民國以來,一直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除了 1941 年到 1945 年的日佔時期,稍為休止之外,粵劇都是民間的主流娛樂,不但大受上層階級支持,小市民也同樣擁護 。1

粵劇此外又滋生了純演唱的粵曲歌壇。粵曲音樂人將全齣歌劇化整體為小段落,在民間流傳,形成一股唱粵曲的潮流2,香港居民,即使未必喜歡這種地方曲藝,也難免耳中常聞粵曲聲音。

「處處粵曲聲」的文化背景,對香港後來粵語流行曲的興起和衰退,都有非常重要的影響。大部份的創作人,無論是從事作曲、寫詞或演唱的,全在這背景中長大。多年的潛移默化形成一種根深蒂固,驅之不去,洗之不清的潛在因素,令表面看起來頗洋化的粵語流行曲,骨子裏含蘊了與傳統戲曲千絲萬縷,剪不斷、理還亂的關係。

歌壇在五十年代初期,十分興旺。不但演唱者眾,派別也多,而因為消費尚算普及,平民易於負擔,所以很受港人歡迎。那時香港人口,十九歲至四十五歲的佔大多數。這批勞動人口,工資低微,但胼手胝足之餘,因為生活程度不高,仍有一點能力,作有限度的娛樂消費。他們百份九十以上來自廣東各地各鄉,或多或少,都與粵曲有過接獨,對這種由童年就熟稔的樂聲,自然有一定的愛好。有了這批為數極眾的捧場客,附設在茶樓之內,供人品茶聽曲的歌壇,生意蓬勃,相當好景。

娛樂小報和電台這些大眾傳媒,從旁推波助瀾。那時的報章,如「伶星報」、「真欄日報」、「明星日報」、「娛樂之音」、「麗的呼聲日報」、「銀燈日報」、「明燈日報」3,全以娛樂新聞掛帥,常常刊登粵劇全套劇本,或歌壇名曲歌詞,並夾雜曲藝評論文章。單看這類以推介粵劇及歌壇動態為主的報紙數目,就可窺見粵曲當日的流行程度。

「香港電台」及「麗的呼聲」亦大量播放粵曲唱片4,又鼓勵社團自組曲藝社,參加「社團粵曲」節目,並舉辦「粵曲比賽」及「公開歌唱比賽」,發掘新人。這時期的「香港電台」與「麗的呼聲」,已經日漸普及,絕非開台之初聽眾稀少的艱苦經營。每月分攤只需一元(全年十二元)的收音機牌照費,連最下階層的勞苦大眾,亦可負擔5。而「麗的呼聲」,更成為中層階級的恩物,到後期,每四戶人家之中,即有一戶是「麗的」用戶,那具外表設計平平無奇的扁型木箱擴音器,已成許多家庭必備傢具。敷設的線路主幹長達一千四百里,遍佈市中人口稠密地區,更遠及新界和離島6,在社會的影響力,可以想見。除此之外,社會那時流行「涼茶舖」。以一毛錢代價,買碗「廿四味」或「銀菊茶」就可以聽聽完全沒有音量限制的播音,平民藉此忙裏偷閒,稍作小息。有了這些無遠弗屆,到處存在的傳媒推廣,粵曲自然成為香港音樂主流。

這段時期,人材鼎盛。紅伶如馬師曾、紅線女、薜覺先、半日安、上海妹、新馬師曾、余麗珍、何非凡、鄧碧雲、陳錦棠、梁醒波、譚蘭卿、任劍輝、白雪仙、白玉堂、麥炳榮、鳳凰女等前輩,仍在盛壯之年,演出頻密。後輩如羅劍郎、鄭碧影、吳君麗、梁無相、蘇少棠、林家聲、陳好逑等亦開始漸露頭角,不停組班,在香港和九龍巡迴演出。歌壇上更冒出了一群模仿前輩伶人聲腔的新人如鍾麗蓉、黎文所、李寶瑩、鄭幗寶等,各以新紅線女,小何非凡、新芳豔芬、小芳豔芬身份,為顧曲周郎提供娛樂新貌。撰曲寫詞的,如吳一嘯、胡文森、羅寶生、王心帆、黃柳生、潘一帆等也紛紛出道,樹立個人風格7。他們多數專責撰寫唱片及歌壇演唱的粵曲曲詞,偶然參與劇團戲班的劇本編著,是粵劇編劇家如李少芸、唐滌生諸人之外的粵曲生力軍。又因為潮流興盛,本來只負責作音樂拍和的樂師如朱大祥,王粵生等,也開始創作「小曲」旋律,來豐富漸漸聽厭的傳統梆黃 。

註:此文章的註釋編號略為改動


1梁沛錦﹕《粵劇研究通論》(香港﹕龍門書店,1982 年),頁 176–177,180–184。

2粵曲歌壇的興衰,請參看魯言(梁濤)的專著《粵曲歌壇話滄桑》(香港﹕三聯書局,1994 年)

3「銀燈」、「明燈」兩日報,是 tabloid 式的小報,彩色印刷,版面只有大報的四份一大小。國際及本市新聞完全欠奉,只登載伶星及娛樂圈消息。

4 參看李安求《香港播音憶舊》一文。見李安求,葉世雄合編《歲月如流話香江》(香港﹕天地圖書,1989 年),頁 151-164。

5香港收音機牌照,在 1959 年商業電台啟播之前,是八萬左右。但這數字,顯然並不準確,因為無牌收音機,無法偵查檢控,保守估計,收音機數目,連
未有牌照登記的,至少有十萬過外。

6「麗的呼聲」1949 年啟播前夕,基本用戶只得七十,但啟播不久,用戶數字颷升,到 1950 年二月,已有二九七O七之數。到五O年底,更達四萬三千戶。香港政府明知人口急遽上升,又不願大量撥款給公營「香港電台」擴張,「麗的呼聲」有線廣播服務於是就在這政策下成立,而且大獲成功。當年「麗的」收費情形是月費每戶十元,安裝費廿五元,加分機每機另五元,是中產階級才能付出的消費。

7 如吳一嘯,特別擅長「小曲」填詞,有「小曲王」之稱。

8 朱大祥創作的小曲,最著名的有麥炳榮、鳳凰女合唱《鳳閣恩仇未了情》的《胡地蠻歌》。「一葉輕舟去,人隔萬重山」傳誦至今。王粵生由紅線女《搖
紅燭化佛前燈》的《紅燭淚》開始,到後來一系列的芳豔芬名作《懷舊》、《檳城豔》、《銀塘吐豔》,都是水準很高的旋律,在當時極為流行。

黃湛森,2003,《粤語流行曲的發展與興衰:香港流行音樂硏究(1949-1997)》(40-42頁),香港:香港大學。


下載〈延伸閱讀 – 黃湛森:處處粵曲聲〉的PDF檔

無障礙網頁守則 (打開新視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