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曲:紅船到天幕

1950 年代初期,香港真正流行的音樂,是粵曲。發展下來,有微妙的變奏。這跟電聲媒體,特別是電台廣播的變化,息息相關。五十年代,電聲媒體發達,兩大電台配合報章,長期積極現場轉播粵劇,令粵劇的觸角由舞台引向天空,直達百姓家。

1950 年代初期,香港真正流行的音樂,是粵曲。發展下來,有微妙的變奏。這跟電聲媒體,特別是電台廣播的變化,息息相關。

黃湛森在他的博士論文指出,香港向來是傳統的粵劇重鎮,一直和廣州分庭抗禮。它既是戲班的集散地,也是紅伶聚居的地方。1949 年之後,因為政治動盪,紅伶戲班更多以港為基地,粵劇粵曲人材,新老結合,陣容鼎盛,演出大收旺場(影音《香港是粵劇正宗》;延伸閱讀《處處粵曲聲》)。大旺底下,有各種分流,當中有兩個相反的大趨勢。

戲班眾多,市場一段時間內相對興旺,加上拍電影帶來的收益,讓部份粵劇團隊藝人意志鬆懈,表現因循,演藝停滯不前,及後甚至觸發有志的粵語片電影人提倡清潔運動,要求伶星分家。相反地,同樣條件,也促使另一部份粵劇團隊藝人,借助電台和電影的技術和平台,鑽研粵劇演藝,銳意更新,延續他們自三十年代已經開始的粵劇現代化改革 ( 見第三章粵劇與劇曲電影的導論 )。

五十年代,電聲媒體發達,在幾方面幫助了這個現代化的過程(延伸閱讀《電台粵曲節目》)。

首先,兩大電台配合報章,長期積極現場轉播粵劇,令粵劇的觸角由舞台引向天空,直達百姓家(相片《香港電台廣播節目類型 1 1954-55年》)。

電台幫助推廣粵曲,又同時因著電台媒體自身的要求,改變粵曲。1954 年之後,電台開始製作自己的粵曲節目,讓各種粵曲音樂 ( 例如南音、粵謳 ),面向大眾。此外,它也推出了一些新型的節目類型,拉闊粵曲,最突出的例子是麗的呼聲當年由唐滌生和羅寶生等開創的播音粵劇和說唱故事,將粵曲和廣播劇兩種最受歡迎的類型,生動結合。另外,兩大電台又廣開渠道,讓民間社團和業餘唱曲者,輪流登場發聲,間接擴充了粵劇粵曲的梯隊和想法 ( 相片《麗的呼聲廣播節目 1956 年 11 月 27 日》)。

五十年代中開始,唱片業逐漸興起,電台廣播加強以播放粵曲唱片為主的節目,將伶人不同的唱腔,和各大戲班相異的演出風格,傳給公眾。唱片除了傳播粵曲,亦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粵曲的演出和撰寫。部份唱片製作傾向要求伶人樂師錄音時,效法粵曲歌壇的作風,多唱小曲,將全齣歌劇化成選段,甚至更改演唱速度,以配合唱片的長度,和電台音樂節目的特性。這些改變,加上電影媒體給粵曲帶來的挑戰和機會,令粵曲現代化的工程,層層推進,各有建樹( 相片《小明星 抱花眠》《何非凡 情僧偷到瀟湘館 》)。

經此發展,粵曲粵劇進一步深入民間,貼近生活,在五十年代各種賑災義演, 身影常在,激勵群眾,不可或缺 ( 相片《白雪仙在香港電台義唱》)。

黃湛森自幼多聽粵曲,常看粵劇,在舞台、銀幕和大氣電波,親身體會紅線女、馬師曾、任白和唐滌生等先驅在推動粵劇現代化的努力,然後銘記( 黃霑筆記《兼收並蓄地聽》;相片《紅線女 慈母淚》《帝女花 辭殿》)。


下載〈粵曲:紅船到天幕〉的PDF檔

無障礙網頁守則 (打開新視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