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洋電影

跟不少深水埗的街坊一樣,黃湛森其實最喜歡看洋電影。洋電影歷史悠久,資金雄厚,人才眾多,有先天的優勢。但洋電影優勝,並非全靠規模排場。少年黃湛森看到的西片,不少在取材上和手法上突破門框,縱使畫面黑白,但內心鮮紅,教人大開眼界。在這方面,不論粵語國語廈語潮語電影,都不能相提並論。

跟不少深水埗的街坊一樣,黃湛森其實最喜歡看洋電影,原因很簡單:洋電影好看。

1953 年《新晚報》主辦十大名片選舉,2574 個讀者投了票,冠軍是差利卓別靈的《舞台春秋》,首十位中,外語片佔六部。 在往下五年的選舉,以洋為先的局面,同樣出現(相片《1953 年十大名片選舉》《1953 至 1957 年十大名片》)。1959 年上半年,港九五條首輪院線一共上映了 150 部西片,收入六萬以上的賣座片有 47 部,第一名是映期長達四十天的《八十日環遊世界》(延伸閱讀《香港半年來西片總檢討》《1957 年度香港影業統計》)。

香港是華南社會,論總體票房,粵語片當然佔優,但論水準,洋電影一直是龍頭。

洋電影有許多先天的優勢。荷里活片廠早在 1910 年代已開始運作,它歷史悠久,資金雄厚,人才眾多,產量高企,競爭劇烈,能夠在香港上映的,多屬佳片(相片《1950 年代美國電影公司》)。洋電影上映時,喜歡宣傳自己是首輪猛片,黃湛森的觀影心得是:論規模,論包裝,講明星陣容,講奇情曲折,洋電影果然很猛(相片《西洋電影:首輪猛片》)。

洋電影優勝,並非全靠規模排場。五十年代美國電影本身經歷微妙的轉變:電視普及,搶走觀眾,逼使電影製作必須推陳出新,與此同時,大片廠制度僵化,毛病開始浮現,新人事,新作風伺機而動。另社會雖然整體上富足,但低下階層和有色族裔,生活殊不好過。結果人心思變,電影也變。因此少年黃湛森看到的西片,不少在取材上大膽提問,在手法上突破門框,縱使畫面黑白,但內心鮮紅,教人大開眼界。在這方面,不論粵語國語廈語潮語電影,都不能相提並論(黃霑筆記《默片笑匠》《把觀眾玩諸指掌》《精粗快慢》;相片《西洋電影:破舊立新》)。

不能相提並論的,還有明星。影評人說,明星素質,不能定義,但又如假包換,引你翹首,歷歷在目。少年黃湛森,有幸遇上明星,最光最亮的,他說,叫做差利卓別靈、柯德利夏萍、英格烈褒曼、嘉麗絲姬莉、碧姬芭鐸和那個腰在擺,屁股在蕩,天下間難得如此美麗奇妙的瑪莉蓮夢露(相片《西洋電影: 滿天星光》)。

在他中學畢業的前夕,黃湛森眼前的電影世界,進一步拉闊。1959 年意大利電影展覽和東寶電影節接踵而來。前者讓意國情歌Come Back to Sorrento 在香港竄紅,並在一年後黃湛森有份參加的星島業餘歌唱大賽中成為熱唱。後者帶來了五套嚴選東寶猛片,觀眾一連六天在皇都和景星戲院的銀幕上,拜倒三船敏郎、邂逅高烽秀子,重遇李香蘭 ( 延伸閱讀《意大利電影展覽在香港》《東寶電影節》;黃霑筆記《日本電影》)。

然後,美國帶頭搖滾,法國送上新浪潮,黃湛森在深水埗的年輕街坊,開始籌辦影室,化成火鳥,衝出香港,成就亦土亦洋的香港摩登。


下載〈西洋電影〉的PDF檔

無障礙網頁守則 (打開新視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