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伸閱讀 – 羅卡:林鳳與邵氏粵語片

羅卡:林鳳與邵氏粵語片

「從戰後到五十年代初,香港電影充斥着賢妻良母,茹苦含辛的女角色和乖巧女兒;也有飛女、蕩婦、邪惡女人,但主導的仍是博取觀眾同情而非喝采、嫉妒的女性。林鳳那善良、活潑好動,又傾向西化的現代女性是比較少見的,但對本地觀眾來說並非遙不可及;他們已日漸在西方電影、流行音樂中見慣熟習這樣的現代生活方式。」

羅卡,2011,「邵氏粵語片與同期國語片、好萊塢影片比較」,載於劉輝、 博葆石 ( 編 ),《香港的「中國」:邵氏電影》(99-103 頁 ),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 * * * * *

林鳳:邵氏之寶

林鳳出生於香港,肄業於寶血女子中學,1956 年加入邵氏父子公司的粵語片組演員訓練班。1957 年出演了《仙袖奇緣》(1957),翌年憑着《玉女春情》(1958)及《蓬門淑女》(1958)兩片成為邵氏走紅最快的新星。當年未有確實的賣座數字可考,通常粵語片的上映檔期是一周,《玉女春情》卻連映三周,《蓬門淑女》也上映了二周,可見受歡迎程度。此後,林鳳主演的片子通常都不排在邵氏的國語片院線,以免打亂國語片的檔期。林鳳獲得觀眾巨大的喜愛,在香港《華僑晚報》十大本地明星的投票選舉中,她連續九年(1958-1965)入選,也連續八年得到金球獎。

鑒於此,邵氏便計劃對新女星進行宣傳吹捧。1958 年為林鳳和另兩位玉女新星夏慧、唐丹組織了「邵氏玉女影友會」,當然林鳳才是核心。到了1959 年中,據稱影友會已有會員三萬人,都是十來歲的少女,經常有敍會活動。同一年,原在「美國之音」工作的鄒文懷被邵氏網羅擔任宣傳經理。鄒把影友會擴充為男女影迷都可加入的「邵氏影友俱樂部」,定期為他們組織活動,如參觀拍攝、欣賞林鳳的影片、開派對、遠足旅行等,並出版一份月刊。林鳳的漂亮照片每期都有刊登,還有她和影友交流、回答來信的林鳳信箱。此外,林鳳還被塑造成出身中產家庭(其實非也)的聰明孝順的女兒;從五歲起就愛好音樂、舞蹈和演戲,又勤於學習。一如劇中角色般美麗、心地善良又勤懇。利用印刷和廣播媒體激發影迷的熱情想像來捧紅林鳳可能是鄒的主意。不到兩年,林鳳已成為「邵氏之寶」——不但是邵氏最紅的粵片新星,亦可能是當年最紅的粵片女星。

據曾寫過林鳳主演的 10 部影片的陳雲說,他一開始就注意到林鳳的摩登少女形象,《玉女春情》是為她度身訂造的。陳雲在他的訪談中透露他常通過觀看好萊塢影片學習,看到好的場面就做筆記,以後常作業參考之用。因此,不難發覺這些青春片的情節有着不少好萊塢影片如《流氓學生》(Blackboard Jungle, 1955)、《夢斷城西》(Westside Story, 1961)、《青春夢裏人》(Splendor in the Grass, 1961)的影子。《玉女春情》中林鳳唱着流行歌、跳着各種流行舞:恰恰、曼波、卡立騷、樂與怒等,更有青年人短兵相接的個別或集體毆鬥。而其中最吸引人的是林鳳的性格形象──明眼人都看得出那是仿照《夢斷城西》的瑪莉亞角色而造的。

林鳳確實看上去很像《夢》片的女主角妮妲梨活(Natalie Wood),只是比她更年輕、外向。《獨立橋之戀》的悲劇故事令人想起《魂斷藍橋》(Waterloo Bridge),但由於林鳳主演的關係,影片不乏輕鬆活潑的場面和歌唱,充滿青春的活力,本來的悲劇結局也給改作團圓收場。這些影片的賣點與其說是角色創造的成功,不如說是林鳳的性格形象富於吸引力。《初戀》(1962)中她的角色類似《青春夢裏人》的妮妲梨活,是個天真善良、渴求愛情的少女,周旋於三個男生之間,經歷了情感之旅的苦與樂,才發覺愛的歡樂和人生的痛楚是不可分的,最終走向成熟。林鳳富有青春歡樂和迷惘的演出令觀眾都期待她能穿越苦難、最後報以掌聲。觀眾都期待林鳳主演的影片有個好結局。

林鳳在邵氏演了 30 部片,演過中學女生、刁蠻富家女、窮女工、街頭賣香煙的小販、夜總會賣唱的歌女、上班女郎變的飛女等等;由少女到少婦到成熟婦人都有。最典型的性格形象是善心快樂堅強、追求獨立的女子,能做也愛玩,懂得享受生命,但人生的不幸往往降臨她身上,但她最終多憑一己的努力克服苦困,很少完全是個悲劇人物。這個銀幕形象使她有別於先前的和同期的女性。從戰後到五十年代初,香港電影充斥着賢妻良母,茹苦含辛的女角色和乖巧女兒;也有飛女、蕩婦、邪惡女人,但主導的仍是博取觀眾同情而非喝采、嫉妒的女性。林鳳那善良、活潑好動,又傾向西化的現代女性是比較少見的,但對本地觀眾來說並非遙不可及;他們已日漸在西方電影、流行音樂中見慣熟習這樣的現代生活方式。這是說,日漸增多的香港社會中間、中低階層、特別是青年一代正在期待、夢想着這樣的女性出現──美麗、聰明、活潑、能幹也能玩,有點西化,陪伴他們度過困苦的日子。也就是說,他們需要一個像林鳳的朋友以傾訴、溝通、愛慕和玩在一起;而不是個天天見慣的悲哀女人,或者高高在上的女英雄。不論有意或無意,林鳳的影片和形象宣傳都朝着這方向發展。

有意思的是這樣一個女性肖像並非出現於邵氏的國語片而出現於它的粵語片。似乎一再顯出粵語片比國語片更貼近本地觀眾和本土的社會現實,來自中原的國語片文化傳統強大而保守。事實是,直至五十年代中,這時期的國語片仍然是戰中戰後成名那一批來自大陸的女星的天下:李麗華、周曼華、白光、龔秋霞、石英、羅蘭、韋偉等。新秀如林黛、尤敏、葛蘭、林翠、鍾情、夏夢、石慧才開始抬頭,但尚未成為主流。特別是邵氏,對國語片新星的培養落後於國泰/電懋,仍然重用舊有的名氣女星;倒是粵語片組由於要節省成本,才勇於起用新人。林鳳的急速上升,正切合了香港社會轉變的需求,但其出現未始不是個異數。

反觀電懋,由於歷史傳統不如邵氏的久遠,一切都要從頭做起,對新星的培養就更為積極。葛蘭可說是林鳳這一路充滿青春活力、能歌善舞新星的成功先例。1957 年以載歌載舞的《曼波女郎》一舉成名,之後 1959 年的《青春兒女》和《空中小姐》一再掀起熱潮。林鳳的《玉女春情》好似是針對《曼波女郎》的成功而拍的;而 1959 年她在新加坡、馬來亞拍攝的「南洋三部曲」:《獨立橋之戀》、《過埠新娘》、《榴槤飄香》,也似回應電懋的跨地區製作《空中小姐》,也在香港和南洋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其中林鳳扮演的角色一樣能歌善舞,也像葛蘭的角色那樣是要掙脫束縛、爭取個性獨立,具有現代女性特點。因此,不妨說她是當年邵氏用來對抗電懋的武器。林鳳在 1963 年脫離邵氏,嘗試演出了一些國語片但並不成功,不久結婚息影。有趣的是,葛蘭也在 1964年之後淡出影壇,也息影作歸家娘去了。林鳳英年自殺使她的一生成為傳奇,而她在電影界的影響十分深遠,後輩的巨星張國榮自少就對她十分崇拜,同樣也以自殺告終。

羅卡,2011,「邵氏粵語片與同期國語片、好萊塢影片比較」,載於劉輝、傅葆石(編),《香港的「中國」:邵氏電影》(99-103頁),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下載〈延伸閱讀 – 羅卡:林鳳與邵氏粵語片〉的PDF檔

無障礙網頁守則 (打開新視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