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伸閱讀 – 容世誠:歡樂青春,香港製造
容世誠:歡樂青春,香港製造
「林鳳的出現,標誌着一個新時代的開始。她在《玉女春情》的『新潮玉女』形象,最能反映出五十年代出現在香港的本土『青春文化』。林鳳是這個新時代的產物。在銀幕之上,她的形象有別於白燕的賢慧堅貞、亦非紅線女的成熟嬌艷、也不是小燕飛的楚楚可憐。在邵氏的『青春片』裏面,林鳳往往是徘徊在『書院女』和『飛女』之間。」
容世誠,2003,「『歡樂青春,香港製造』:林鳳和邵氏粵語片」,載於黃愛玲 ( 編 ),《邵氏電影初探》(183-186, 189-192 頁 ) ,香港:香港電影資料館。
* * * * * *
引言
1950 年代對於香港的文化發展來說,是一個播種灌溉,新生事物破土萌芽的年代;既壓抑又創新,冷戰中見熱情:「新亞書院」改組成立(1950)、《中國學生周報》創刊(1952)、商業電台啟播(1959,麗的呼聲則在 1949 年開始作有線廣播)、《新晚報》連載新派武俠小說《書劍恩仇錄》(1955)、金庸創辦《明報》(1959)、中聯電影企業有限公司成立(1952)、仙鳳鳴劇團第一屆首演《紅樓夢》(1956)、邵氏公司出版《南國電影》(1957)、胡鵬繼續拍攝「黃飛鴻」電影、和聲唱片公司灌錄周聰、呂紅的粵語流行曲、還有邵氏粵語片組的成立和林鳳(約 1940-1976)的冒起。
邵氏粵語片組成立於 1955 年,直到 1966 年結束,生產過大約 60 部粵
語片。主持邵氏粵語片組的主持人馮鳳謌和周詩祿,有鑒於當時粵語片的「大牌」明星片酬日高,更有拍片過多而流於粗製濫造的現象。另外,針對戰後本
地和海外的粵語片巿場,有需要推出年輕的新鮮面孔作為青年觀眾的認同對象,是以從一開始就銳意培養新人。他們通過公開招考等不同渠道,吸納和訓練年輕的粵語片演員。林鳳、歐嘉慧、張英才、龍剛、麥基、萬里紅(即范麗)、馬亮、夏慧、林艷等,都是在這種策略下所塑造的粵語片新一代明星。邵氏粵語片組在五十年代中開始投入生產,第一部推出的是由有「美人魚」之稱的歐嘉慧所主演的《寶島神珠》(1957)1。 故事描寫海島採珠女郎的生活,影片外景在日本海濱拍攝,彌漫着濃厚的東洋氣息。 2
綜觀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的邵氏粵語片,約有四種主要類型:古裝戲曲片(例如《仙袖奇緣》[1957]、《瓊蓮公主》[1958]、《桃花扇》[1961])、西化古裝宮闈片(例如《玻璃鞋》[1959]、《能言鳥》[1959]、《睡公主》〔1960〕)、偵探懸疑片(例如《酒店情殺案》〔1958〕、《殺人花燭夜》〔1958〕、《艷屍案》〔1959〕),和以年青人為對象的青春片(例如《玉女春情》〔1958〕、《玉女驚魂》〔1958〕、《青春樂》〔1959〕)。除了第一種戲曲片是粵劇舞台藝術的延續外,後面三種製作,很大程度都受到當時荷里活類型片的影響。此外,邵氏粵語片組在 1959 年連續推出三部以星馬為背景的《獨立橋之戀》、《過埠新娘》和《榴槤飄香》,明顯地是針對東南亞的海外巿場。根據翁靈文先生的回憶,這個時期最賣座的幾部電影是《玉女春情》、《獨立橋之戀》、《玉女驚魂》和《榴槤飄香》。3而這四部電影的女主角,都是林鳳。《榴槤飄香》的同名電影插曲「榴槤飄香」,由吳一嘯撰曲,林鳳主唱,更早已成為香港粵語流行曲的經典之作。
林鳳,原名馮靜婷,1956 年加入邵氏公司,並接受歌舞和演劇訓練,1957年主演第一部電影《仙袖奇緣》。 4後以《蓬門淑女》(1958)和《玉女春情》兩片奠定在粵語片的「玉女」地位。之後更拍攝一系列青春片,成為香港戰後新一代電影觀眾的青春偶像。到了 1959 年,林鳳已經被譽為「首席粵星」(南國電影 19;1959:9;33)。這位在電影裏面穿上純白校服,於校園內恣意奔跑、腳踏單車在郊外盡情歌唱、含情脈脈的等待意中人的第一束玫瑰花、在聖誕派對中隨着鼓聲扭動大跳「加力騷」(calypso)和「恰恰恰」(cha-cha-cha)的時代少女,早在五十年代已經出現在香港粵語片的銀幕,何須等到後來《彩色青春》(1966)的陳寶珠和蕭芳芳。
林鳳和香港「青春文化」
林鳳的出現,標誌着一個新時代的開始。林鳳曾經以不同形象,出現在邵氏粵語電影裏面。繼有《蓬門淑女》裏貪慕繁華的單純女工,《獨立橋之戀》裏以濃妝示人的風塵女子、《過埠新娘》中穿起「短衫褲」售賣香煙的小家碧玉、《玻璃鞋》裏面披上異國服飾的「灰姑娘」,還有《桃花扇》裏的秦淮名妓。不過,若將林鳳放在香港普及文化發展的脈絡來看,她在《玉女春情》的「新潮玉女」形象,最能反映出五十年代出現在香港的本土「青春文化」。這種本地的「青春文化」,和香港戰後的社會發展、媒體互動和巿場消費息息相關。要深入探討,必先研究當時香港的荷里活電影和國語電影、流行小說和電台廣播、歐西流行曲和粵語時代曲等不同流行文化領域,恐怕不是這篇短文可以解決。所以下面只能就手邊資料,提出幾點初步的看法。
五十年代的邵氏國語片,是以史詩式的古裝宮闈片為製作重點。通過富麗堂皇的視覺景觀,重現古代歷史片段和人物,替 1949 年以後逃避到海外的華人,建構一個想象的「傳統中國」,為他們提供一種思鄉懷舊的憑藉。5 這個時期的代表作有《貂蟬》(1958)、《江山美人》(1959)、《楊貴妃》(1962)等。反觀它的競爭對手國際電影懋業有限公司,更加擅長拍攝較為洋化中產,以現代城巿為背景的青春片和歌舞片。6 陶秦的《四千金》(1957)和易文的《曼波女郎》(1957),都是以戰後出生的年青人為電影的中心人物。後者更是以一名青春少女,追尋自己的(香港?)身份為故事主線,少不了加插男女同學之間的愛慕追逐,生日派對中表演曼波舞蹈(當然是葛蘭!)的歡樂場面。承接《曼波女郎》賣座成功,電懋在 1959 年再度推出《青春兒女》。電影內容更是以大學校園生活為題材:迎新之夜「玩新生」、宿舍內爭風吃醋、女生暗戀作家老師、課餘上夜總會勁跳搖擺舞(當然又是葛蘭!),是一齣典型的青春校園片。
電懋公司的資深配樂師綦湘棠指出,《曼波女郎》的歌舞風格是受到了 1955 年電影《Rock 'n' Roll Revue》的影響。 7在同一個時候荷里活的青春片經典,還有《流氓學生》(The Blackboard Jungle, 1955)、《阿飛正傳》(Rebel Without a Cause 1955) 和《阿飛舞》(Rock Around the Clock, 1956) 等。8邵氏粵語片組在 1958 年攝製《玉女春情》,大概是這類歐美青春片大行其道之下的商業考慮。《玉女春情》推出後深受歡迎。周詩祿等再接再厲,陸續攝製《玉女驚魂》、《青春樂》、《痴心結》(1960)、《初戀》(1960)、《青春熱》(1961)、《玉女求凰》(1961)等,可以說開創了粵語「青春片」的先河。
林鳳是這個新時代的產物。在銀幕之上,她的形象有別於白燕的賢慧堅貞、亦非紅線女的成熟嬌艷、也不是小燕飛的楚楚可憐。在邵氏的「青春片」裏面,林鳳往往是徘徊在「書院女」和「飛女」之間。在銀幕上,林鳳經常飾演來自中上階層的青春少女。她穿着入時,活潑好動,能歌善舞,對愛情充滿好奇和幻想。在《玉女驚魂》、《初戀》、《青春樂》和《痴心結》,林鳳都扮演求學中的高中學生。在校園內穿上純樸校服,體現純真少女情竇初開的情懷。在校園外的林鳳,則換上各式各樣的時尚服飾,充份表現年輕人的青春活力。特別在彩色攝製的《玉女驚魂》(另一例是《獨立橋之戀》),導演周詩祿更是刻意展陳林鳳在不同場景中的流行服裝,仿如時裝表演,令人目不暇給。除了炫耀衣着服飾,還會呈示各種時尚玩意(例如《青春樂》的「呼拉圈」、《玉女驚魂》的「刺花」)和各式各樣的流行舞蹈。這些景觀的展示對象,自然是購票入場的新一代年青觀眾。正如舒琪指出,五十年代電懋公司的賣座電影,是訴諸於一群在戰後出生(成長)的新生代觀眾,和他們對於新興事物的好奇心。這些年輕觀眾,在電影中找到他們對轉動中的時代與城巿的感性的認同。9舒琪所指出的電懋電影的現代性與年輕觀眾群的關係,看來也適用於林鳳的「青春片」。
五十年代香港人口急速膨脹,總人口從 1949 年的大約 190 萬,增加到 1960 年的 300 多萬。在工業化的過程裏面,製造業僱用人數也由 1949 年的6 萬急升到 1960 年的 21 萬多。其中以紡織業、成衣業和塑膠業發展最快。10 這些基層的勞動階級,往往是粵語片的主要觀眾來源。此外,根據查理斯艾倫(Charles Allen)的研究,1961 年香港的 300 萬人口中,介乎 10 到 25 歲佔百分之 22。 11也就是說,經常購票進電影院的青年和青少年觀眾,佔去香港人口的四分之一。另外,約在 1958 年林鳳、夏慧和唐丹合組邵氏「玉女影友團」,並由林鳳出任影友團團長。1959 年 1 月的《南國電影》刊出「參加『玉女影友團』申請書」,列明:「限十九歲以下之少女參加」和「在學女學生尤為歡迎」。(南國電影 11;1959:1;66)。半年之內,參加的影迷達到三萬。(南國電影 15;1959:5;18)雖然這些數字不一定完全可靠,但大約也反映了林鳳影迷的年齡層和社會背景。此外,當時新加坡和馬來西亞,是邵氏粵語片的主要海外巿場。明白了邵氏粵語片的觀眾對象,則林鳳在多部電影裏面的不同造型:「青春片」的少女學生、《蓬門淑女》的基層女工、「大世界遊藝場」門外的香煙女郎、《榴槤飄香》的馬來娘惹裝扮,都是有根可尋的了。
**********
五十年代粵語流行曲的「青春主題」
上面說過,林鳳的《榴槤飄香》是粵語流行曲的經典作品。在五十年代,粵語電影音樂,粵語流行曲和傳統廣東音樂戲曲(包括傳統「粵劇粵曲」)關係密切。它們又吸收了國語時代曲、歐西流行曲和荷里活電影音樂等,構成一個複雜、混雜而有趣的圖像。當時更出現所謂「跳舞粵曲」與戰後香港舞廳和夜總會的發展息息相關。12 這都是五十年代香港大眾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榴槤飄香》得以流行一時,有賴於兩種媒體:唱片製作和電台廣播。當時林鳳主演粵語片的電影插曲,往往會灌成唱片。香港電台現藏有「寶石唱片公司」大約在 1960 到 1961 年灌錄的「林鳳歌集」的第一、二和五集。13 第一集灌錄了電影《獨立橋之戀》和《榴槤飄香》的歌曲十首;第二集收《玻璃鞋》和《青春樂》的插曲;第五集所灌錄的則是《初戀》、《玉女追蹤》(1960)和《風塵奇女子》(1960)等電影的插曲。第二集的唱片封套照片,更是林鳳在《青春樂》裏面的「呼拉圈舞」造型照。又香港中文大學音樂系戲曲資料中心,藏有約 1961 年出版的《最新周聰、林鳳、呂紅粵語流行曲》歌集,收錄當時的香港粵語流行曲大約180首。其中林鳳的佔50多首,均為《榴槤飄香》、《獨立橋之戀》、《玻璃鞋》、《青春樂》、《初戀》等電影插曲。歌集的〈卷首語〉說:
粵語時代曲,流行已有多年,深得一般青年男女所愛好,其曲調出自創作者外,大部份選取自中西最新流行曲調改編,其曲詞,文字秀麗,曲藝抒情……且全部以灌入唱片,經常電台播唱,請留心欣賞。 14
清楚說明這類新興「粵語流行曲」的巿場對象是「青年男女」。它的音樂大部分來自中西最新流行曲調,並通過唱片與廣播(特別是「麗的呼聲」),流傳於香港、新加坡、馬來西亞等海內外粵語方言區。
上面提到的周聰(1925-1993)是香港粵語流行曲史上的重要人物。他被尊為「粵語流行曲之父」,實在當之無愧。周聰可以說是現實世界中的「青春鼓王」。他大約二十歲學打爵士鼓,四十年代在廣州的音樂茶座獻技。戰後在香港的多個粵劇團當鼓手,後轉當夜總會的音樂領班。1959 年加入香港商業電台工作,享有「播音皇帝」的美譽。15在 1989 年的一次訪談中,周先生告訴筆者他在五十年代初通過粵曲泰斗呂文成(1898-1981)的介紹,開始替香港和聲唱片公司撰寫、製作和灌錄「粵語流行曲」。當時「粵語流行曲」剛剛在香港出現,是一種新興的曲種。它的巿場對象,主要是針對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的年青勞動階層。16從此來看,這個時期粵語片和粵語流行曲的巿場網絡,無論從地域和年齡的分佈來說,都極為接近的。
周聰創作的粵語流行曲,跟他同時期的撰曲家比較,體現了更豐富的「青春主題」,和邵氏青春片在粵語電影史的位置相似,這類以「觀樂青春」為主題的粵語流行曲,是廣東音樂文化史上的新生事物。更有趣的是,二者表述「青春」的手法,都頗為相近:「愉快享樂」、「單車郊遊」和「甜歌熱舞」都是青春的具體表現。下面摘引周聰的三首創作,說明這個現象。以下三首唱曲,均寫成於 1959 年左右,也就是邵氏製作「青春片」的同一個時期。第一首《快樂進行曲》,音樂改編自電影《桂河橋》(The Bridge on the River Kwai, 1957)的主題曲:
快樂 人們青春最快樂
大眾莫將苦惱去尋 成日也快樂
沒有煩惱 大眾齊工作
快樂 同來高聲唱快樂
大眾莫將朝氣降沉 大振精神
應放下煩憂 要大家合作 17
所以「青春」就是「快樂」,青年人應該追尋快樂。怎樣才算「快樂」?怎樣表達「青春」?這個時期的粵語流行曲的「快樂青春」,離不開休閒娛樂、男歡女愛、高歌起舞。周聰的「單車樂」所描寫的,是一雙一對的情侶,結伴到郊外單車旅行:
(合)跴單車 開心又風趣
(男)放假好機會 (女)跴到荒郊去
(合)知心兩個 快樂無限 歡心相對 向住那天邊去
(女)春光最動人 (男)跴到花間裏
(合)共同玩憩 春心醉
(男)真開心(女)無限趣(男)我一對(女)他一對
(合)向大路 一直去 一直去 跴到天邊去18
曲詞內容令人想起《玉女驚魂》集體單車旅行的青春歡樂場面。歌曲的曲調《青梅竹馬》,是一首傳統廣東小曲。但樂譜上卻註明用狐步(Fox Trot)節奏,是「跳舞粵曲」的延續,方便年輕人隨音樂翩翩起舞。
第三首《高歌起舞》的音樂,改編自流行一時的歐西流行曲《香焦船》(Day-O, Day-O, Banana Boat, 1957)。曲調風格固之然是「加力騷」節奏,曲詞內容也是環繞這種時髦舞蹈:
(合唱)高歌起舞 大家跳一個加力素
(合唱)拋開苦惱 天天都跳加力素
(女)冧巴掹步已覺落後太古老(男)今天新興加力素
(女)再跳狐步快步太枯燥(男)分開身軀不要擁抱
(合唱)Day O Day O 分開身軀不要擁抱
(女)時代進步永不老(男)新鮮東西應要知道
(女)個個情盡興盡倆起舞(男)熱浪熱浪加力素19
「加力素」即「加力騷」。「掹步」即《曼波女郎》的「曼波」舞。曲詞中「時代進步永不老,新鮮東西應要知道」,「拋開苦惱,天天都跳加力素」,代表了這個時期在香港出現的青春文化價值觀念。但是,一方面鼓勵「情盡興盡倆起舞」,但卻又要求「分開身軀不要擁抱」。就像林鳳的青春片,一方面要突出爵士鼓的強勁節奏,一方面又對結他所象徵的「阿飛歌舞」嚴加批判。這部透露了在五十年代,香港的本土娛樂媒體和舶來流行文化之間,如何處於一種既吸納又緊張的有趣狀態。上面三首粵語流行曲,第一首的音樂來自荷里活電影音樂,第二首是舞場化的廣東小曲,第三首改編自歐西流行曲,呈現的是一種混雜斑駁,但又多姿多采的本土化音樂形式。
註:此文章的註釋編號略為改動
1 以上關於邵氏粵語片組的介紹,綜合自翁靈文:〈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粵語片組〉,林年同編:《五十年代粵語電影回顧展》(第二屆香港國際電影節回顧特刊),香港,巿政局,1978,頁 52;陳樹貞、羅卡:〈陳雲暢談六十年代粵語片界〉,羅卡編:《躁動的一代:六十年代粵片新星》(第二十屆香港國際電影節回顧特刊),香港,巿政局。1996,頁 107-113;和由香港電影資料館所提供的「邵氏粵片片目」。但根據該片目,邵氏在《寶島神珠》前,在 1955 年曾拍攝《星島紅船》,由黎文所和李寶瑩主演。黎文所、李寶瑩和鍾麗蓉合稱「藝壇三寶」。「三寶」在五十年代曾應邵氏公司邀請到星馬登台演出。《星島紅船》很可能是在同一時候拍攝。見冬至:〈黎文所登台被爆竊身無長褲〉,《明報周刊》,香港,第1636期。2000年3月18日,頁 92-93。
2《寶島神珠》( 邵氏電影叢書之一 ),香港,邵氏父子有限公司,1957。
3 見翁靈文:〈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粵語片組〉,同註 1,頁 52。
4 見何商陵:〈林鳳怎會有今天〉,《南國電影》,香港,第25期,1960年3月,頁 17;陳樹貞、羅卡:〈陳雲暢談六十年代粵語片界〉,同註 1,頁 111。
5 見傅葆石:〈邵氏邁向國際的文化史(1960-1970)〉,《跨界的香港電影》(第二十四屆香港國際電影節回顧特刊),香港,康樂及文化事務署,2000,頁 39。6 見羅卡:〈管窺電懋的創作/製作局面:一些推測,一些疑問〉,黃愛玲編:《國泰故事》,香港電影資料館,2002,頁 82-83。
7 見綦湘棠:〈我在電懋工作的回顧〉,《國泰故事》,同註 6,頁 301。
8 見 Thomas Doherty, Teenagers and Teenpics: The Juvenilization of American Movies in the 1950s, Philadelphia: Temple University Press, 2002, pp 57-63.
9見舒琪:〈對電懋公司的某些觀察與筆記〉,《國泰故事》,同註 6,頁103。
10 見饒美蛟:〈香港工業發展的歷史軌迹〉,王賡武編:《香港史新編》上冊,香港,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1997,頁 378-384。
11 見 I.C. Jarvie, Window on Hong Kong: A Sociological Study of the Hong Kong Film Industry and its Audience, Hong Kong: Centre of Asian Studies,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1977, p 55.
12 在分析邵氏的《香江花月夜》(1966)所呈現的現代性時,李小良兄提出「香港就是一個夜總會」的看法。見 Li Siu-leung, The Made-in-Hong Kong Musical Film: Modernity and Identity in the 1950s and 1960s, 新加坡國立大學中文系主辦,「邵氏企業與亞洲城巿文化學術研討會」宣讀論文,新加坡,2001 年 7 月26-28 日。
13見香港電台十大金曲委員會編:《香港粵語唱片收藏指南:粵語流行曲50's-80's》,香港,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1998,頁 89。
14 見周聰編:《最新周聰、林鳳、呂紅粵語流行曲》,香港,錦華出版社,約1961。
15見黃志華:《早期香港粵語流行曲(1950-1974)》,香港,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2000,頁 121-125。
16 見 1989 年 1 月 30 日訪談錄像。感謝香港中文大學音樂系戲曲資料中心提供資料。又可參見陳守仁、容世誠:〈五、六十年代香港的粵語流行曲〉,《廣角鏡》,香港,第 209 期,1990 年 2 月,頁 74-77。
17 同註 14,頁 55。
18同註 14,頁 101。
19同註 14,頁 57。
容世誠,2003,「『歡樂青春,香港製造』:林鳳和邵氏粵語片」,載於黃愛玲(編),《邵氏電影初探》(183-186, 189-192頁),香港:香港電影資料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