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伸閱讀 – 羅卡:香港電影的過渡
羅卡:香港電影的過渡
「這裡特別要提出的卻是五O年代中星馬(新加坡、馬來亞)電影勢力過渡到香港以後對本地電影的影響,以及本地電影的回應。這第四次過渡延綿十載,並結合著五O年代中以來美、日、歐電影文化愈來愈強的影響,與本地電影互相衝撞、混融,逐漸形成一種充滿異質的『香港電影』。這就是五O年代的香港電影,也是今日香港電影的雛型。」
羅卡,1995,「五、六十年代看香港電影的過渡」,載於焦雄屏 ( 編 ),《香港電影傳奇 蕭芳芳和四十年電影風雲》(172-173, 175-176 頁 ),台北:萬象圖書。
* * * * * *
四次過渡
香港電影在二次大戰後迅速復興,而在 49 年以後頓呈蓬勃,其主要原動力有以下幾處。首先是香港在 1937 年全面抗戰以後已一度成為南中國唯一的也是最大的電影中心,也是淪陷區與後方溝通,及與國外聯繫的樞紐。大量從上海撤退而來的影人雲集香港,在此繼續電影工作,或志願或被迫適應與本地影人合作,拍攝國、粵語片。重慶、成都、上海、北平影人往來穿梭工作,都以香港做為中站,影片買賣發行亦以香港為轉口。可以說,在太平洋戰爭爆發之前,香港已然發展出它作為一個「過渡性中心」的地位。
戰後到 49 年大陸易手這五年間,再出現一次大規模的過渡。從後方紛紛回港復員的本地電影工作者,和不滿國民黨統治的大陸電影人亦跑來香港尋求過渡。大陸易手後,更有大量的影人不容或不滿於中國共產政權而逃來香港;起先是尋求暫時過渡,但此後才發覺這過渡竟是永久的。
戰前、戰後、大陸易手後,大陸電影勢力過渡香港對本地電影工業與文化的衝擊影響已有不少論著作出整理研究,這裡特別要提出的卻是五○年代中星馬(新加坡、馬來亞)電影勢力過渡到香港以後對本地電影的影響,以及本地電影的回應。這第四次過渡延綿十載,並結合著五○年代中以來美、日、歐電影文化愈來愈強的影響,與本地電影互相衝撞、混融,逐漸形成一種充滿異質的「香港電影」。這就是五○年代的香港電影,也是今日香港電影的雛型。
簡而言之,前三次過渡主要是中原電影人材與文化的南移,壯大了香港的電影工業與文化,並挑激起本土電影作出回應,其結果是促進了兩種電影互為影響而又共存共長,使香港成為華語電影的新中心。第四次過渡則由於結合著外國的強烈影響,整個電影工業及文化都起著重大的質的變化。電影工業受到這強烈震盪而作結構性的轉型;前此形成的中原電影與華南電影傳統相結合的電影文化也抵受不住衝激而呈散渙,而以生吞活剝的姿態對外來電影模仿、吸收。這樣在迷亂中追尋新的身分,正是六○年代香港電影步向現代化的痛苦歷程。
* * * * * *
國粵語片的市場運作
戰後以來,粵語片的資金來源很大程度上依靠訂金:本地影院商的訂金和外埠片商的訂金在開拍前已收妥,合起來往往在製作預算一半以上,可以立即開鏡。其中,南洋市場(新加坡、馬來亞、印尼、泰國、越南)的回收往往佔總收入三分一到一半。而製作費呢,五○年代間每部影片從三數萬到十萬,六○年代初期最高增到十餘萬,中後期的彩色闊幕影片增到二、三十萬。基本上,製片人投入的資金不多,收入已有一定保證,風險很小。但製作人往往將價就貨,不講求製作素質,也不注重宣傳包裝和市場的開發,但求薄利多產多
銷便了。
國語片由於一向是大公司主導,資金比較充裕,製作上比較有規劃,除少數有聲譽的獨立公司如「新華」外,一般都不能依靠訂金作為拍製資本,而必須有較大的投資。「電懋」、「邵氏」兩大未在香港設廠製片之前,所有大小公司都得依靠香港以外的市場,而且要冒頗大的風險。因為國語片的出產量僅及粵語片的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1967 年增為約二分之一,68、69 年差不多對等,70 年開始超前),到六○年代前沒有固定經常上映國語片的院線,觀眾數量和總的賣座收入遠遜於粵語片。國語片在五○年代的主要收入來源是南洋市場(1952年以前亦銷入中國大陸回收可觀,52年後大陸市場完全關閉),其次是台灣,香港的收入很少,一般不及總收入的三分之一。
由於星馬的「國泰」、「邵氏」機構各自擁有多量戲院和全南洋的發行網,此外,何建業、裕業兄弟創立的「光藝」,也在南洋擁有院線,是第三大發行公司。五○年代香港的大部分國語片和不少粵語片都得經由這三大公司作南洋發行。它們很大程度上把握住香港電影的命脈。
因此,當大陸易手,國內影片輸出量大減,香港影片的供應量無法滿足南洋的需求,星馬的「國泰」、「邵氏」便都投資香港製片。自五○年代初起,「國泰」的香港分公司「國際」即以母公司方式投資、支持香港製片公司拍製國粵語片,星馬「邵氏」則以資金供應香港「邵氏」拍製國粵語片。而「光藝」則在 1955 年在香港開設分公司,積極從事製作粵語片。同年,「國際」接收了「永華」片廠翌年改組成為電影懋業有限公司 (「電懋」),大量自行製作國
粵語片,而邵逸夫則於 57 年親身來港組織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和原有的邵氏父子公司劃清界線(後者只經營院線,發行西片和國粵語片),興建影城,與香港的同行爭長短。於是,五○年代中起,香港電影界出現戰國羣雄混戰的局面。
註:此文章的分段標題略為改動
羅卡,1995,「五、六十年代看香港電影的過渡」,載於焦雄屏(編),《香港電影傳奇 蕭芳芳和四十年電影風雲》(172-173, 175-176頁),台北:萬象圖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