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javascript.
載入中…
舞火龍是廣東的傳統習俗,在香港有兩處地方仍然可見,一是港島大坑,另一是薄扶林村。兩地居民不約而同在中秋節晚上舞火龍,其中大坑更舞足三天,由農曆八月十四日至十六日。
大坑位於市區,所以吸引許多市民和遊客到來觀賞,成為中秋節慶活動,2010年獲申報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大坑原是一條客家村落,相傳1880年受到颱風吹襲,之後有一條大蠎蛇走入村內,被村民合力打死,深夜送去警署,但翌晨蠎蛇不翼而飛。之後村內出現瘟疫,許多青壯少年死亡,令村民惶恐不安。有父老獲得報夢,只要用草紮一條龍,插滿香枝,在中秋節晚上繞村遊行,並放爆竹,便可驅疫。
村民依計行事,由於爆竹含有硫磺火藥,加上香火薰煙,瘟疫果然消除。自此大坑每年中秋節都有舞火龍,祈求合境平安,至今已有百多年歷史。
大坑的火龍長220呎,加上龍頭和龍頭繩共長240呎。龍心(即龍身)分32節,全用珍珠草(又稱米仔草)包紮而成,最考功夫就是龍頭的造型,需用火焙籐枝使其彎曲,最後加上紙牙,插上電筒作眼,便大功告成。火龍每節由一人手持竹桿舞動,由於需要人手替換,因此每次動員三百多人,成為社區全民參與的活動。
第一天晚上七時,大坑坊眾福利會各父老到區內的蓮花宮參拜觀音,火龍總指揮以客家語為草龍開光,祝願老少平安,丁財兩旺。之後在安庶庇街為草龍簪花掛紅,然後插上數以千計的長壽香,成為一條「火龍」。進行拜神「起龍」儀式後,火龍在兩顆龍珠帶領下,舞出浣沙街,再巡迴大坑各主要街道。由於時為晚上,火龍舞起來呈現點點星火,煙霧迷漫,煞是好看。
晚上九時一刻,工作人員為火龍更換龍香,未燒完的香則送給民眾,拿回家中供奉。之後再次舞動,此時主要在浣紗街來回表演各種花式,包括「綵燈火龍結團圓」、「火龍過橋」、「火龍纏雙柱」和「起結龍團」(打龍餅)等,活動持續至十時半結束。
第二天和第三天的活動跟首日相若,最後一晚完結後,則舉行「龍歸天」儀式。大坑坊眾福利會成員用車將草龍送至銅鑼灣避風塘,各人在龍頭重新插上香枝,加上電筒,裝配紙牙,使之再次「活躍」起來。經過拜祭儀式後,各人舉起火龍,連同花燈和頭牌等東西一起拋下海中,意思是把它送走,連同不吉利(瘟疫)也一併帶走,令社區平安。由於當局不許有物件污染避風塘及阻礙船隻航行,故火龍棄下水後,隨即有艇家將「遺骸」撈起送走。
舞火龍是凝聚社區居民力量的一項節慶活動,但維繫傳統並不容易,紮作火龍的師傅年紀漸大卻後繼無人,參與舞火龍的大坑男性居民不多而要借助外援,大坑坊眾福利會方面表示考慮打破傳統,讓女性加入舞火龍的行列。
只支援橫向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