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javascript.
載入中…
廖氏春祭
香港的大家族自宋、元移居今日新界以來,便開始建立祠堂祭祖。他們深信透過拜祭儀式可令後人獲得祖先庇佑,而藉著活動又可維繫家族團結,確立慎終追遠的倫理觀念。除了清初遷界幾年外,香港的祭祖活動便沒有中斷過,世代相傳,成為本地富有特色的民俗。現今雖然有部分儀式已趨簡化,但從中亦可窺視古代鄉村的生活面貌,以及中國社會的傳統思想。
廖萬石堂
新界許多鄉族都舉行春祭,是一年中最重要的宗族活動之一。各村日期不盡相同,大都在農曆二、三月間。其中上水鄉廖氏的祭祖活動保留較多傳統禮儀,供奉的祭品亦很豐富,每年農曆二月初二的春祭日,除了族人參加外,還吸引許多學生和風俗愛好者前往廖萬石堂參觀,從祭祖儀式了解鄉村習俗。
廖萬石堂
廖氏的先祖原籍福建,元末南遷,先定居屯門,約一三五○年移居上水。建於乾隆十六年(一七五一年)的廖萬石堂為廖氏祖祠,乃三進兩院式建築,供奉開基祖廖仲傑等祖先。過去祠堂不許女性進入,隨著時代轉變,現已放寬,但本鄉婦女在祭祖期間則不會入內。
廖氏分支
廖仲傑在上水定居後,繁衍為三房四斗,其中二房的子孫建有兩間分祠,東斗為應龍廖公家塾(顯承堂),西斗為應鳳廖公家塾(明德堂),他們每年亦在自己的家祠舉行春祭,日期分別為農曆二月初三和春分日(陽曆三月廿日或廿一日)。祭祖儀式和祭品種類與廖萬石堂大同小異,只是參予的族人較少。
傳統儀式
祭祖儀式於早上十一時開始,程序依足古制,由十多名穿上長衫的執事分擔各項工作,包括通贊(唱禮)、引贊(和禮)、司祝(朗讀祝文)、司樽(酌酒),司炮(鳴放鞭炮),司鼓(敲打鑼鼓)、及傳遞祭品等,並由輩份最高的族人代表全族向祖先和神靈致祭,之後其他族人按輩份上前奠酒。整個儀式歷時約四十五分鐘,比起以前已大為縮減,但仍秉持不少古老習慣,譬如通贊和司祝所讀的文字都很古雅,而且還略帶客家口音。
傳統儀式
在儀式開始之前,祠堂所有門戶都要關上,任何人皆不得進出,以防受到干擾(原意相信是防止邪靈入侵)。與此同時,族人則打開遠祖每個神位的兩扇小門,寓意請先人出來享用祭品。儀式完結後,先關上神位之門,再開啟祠堂門戶。
傳統儀式
春祭當日,祖先靈位前擺滿一整桌的祭品,除了茶、酒、飯、湯和各式海味齋菜外,還有「五生五熟」,即雞肉、豬肉和不同內臟,分開十碟,生熟各半。其中「五生」造型頗特別,族人將雞肉砌成雞隻形狀、豬肉表面用刀界開像「農田」、豬心造成「蓮花」,豬肝造成「樹葉」,而豬肚竟變成一隻「老鼠」,原來過去觀念認為,糧食充足才有老鼠出沒,故以此來表達五穀豐收的願望,由此可反映出昔日農業社會的風情。
只支援橫向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