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香港漫畫香港故事插圖

漫畫與香港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被喻為中國第一幅現代漫畫作品的「時局全圖」在1898年首次刊於香港出版的《輔仁文社社刊》中 [1],其後在上海其他刊物亦有刊登,引起很多迴響。香港漫畫發展至今年已有相當的歷史,早在廿世紀初,香港報章已經刊載漫畫。到了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大量反映香港文化特色的土產香港漫畫和土生漫畫家陸續出現,日常生活和本土文化成為這些漫畫創作的重要題材。例如《十三点》展示了六十年代女性的衣著潮流;而在六、七十年代,乘著功夫小說和電影的熱潮,《小流氓》和《李小龍》大有名氣。由此可見,漫畫既反映亦記錄了一代人的集體回憶。從社會及歷史角度而言,漫畫經年累月的發展已構成了它的文化和藝術價值。

香港藝術中心(下稱:藝術中心)和漫畫結緣,始於廿世紀八十年代。繼「第一屆香港漫畫作品大展」(1981)後,藝術中心不斷舉行與漫畫相關之活動及研究,其中的重要活動包括:「手塚治虫手稿及海報作品展」(1993)、「漫畫人間廖冰兄」(2000)和「耐人尋味──老夫子的香港生活」(2004)等。各展覽不但反映漫畫作品的特色,亦展示這些作品與當時社會的關係。藝術中心從2006到2007年,展開「漫畫工地」展覽系列,將有關香港漫畫的資料和作品整合,透過展覽、工作坊和放映會等不同活動,以不同角度展示了香港漫畫的特色。在2009年,藝術中心再下一城,舉辦了「翼動漫花筒──香港漫畫歷史展覽」,並在2010年的上海世界博覽會作巡迴展出;在2011年更參加法國的安古蘭國際漫畫節 (Angoulême International Comics Festival)。我們藉著這個巡迴展覽向世界展示香港漫畫史,就是要展示香港漫畫作為香港文化的一部份,如何與香港社會的發展互相影響。

建立香港漫畫資料庫的必要

除了在報章上發表,香港漫畫的出版模式自廿世紀中葉已經不斷變化。廿世紀六十年代的漫畫刊物,多數以一人編繪的一頁一故事的連載漫畫書,以及結集不同漫畫家的短編作品的漫畫雜誌為主。香港漫畫市場到了七十年代更為興旺,功夫漫畫盛行。漫畫公司於是將繪畫工作分工分序,並以16開本(185mm × 260mm)釘裝的彩色漫畫書為主流格式,以提高生產量和效率。這成為後來香港漫畫具代表性的出版格式──「薄裝漫畫」。其後香港漫畫的代表性類型一方面從福特主義式流水作業地生產的功夫漫畫發展到一人編繪的獨立漫畫[2],另一方面其發表平台亦隨著網絡時代的來臨,已從昔日的印刷媒介(如:報章連載、彩色單行本及雜誌),伸展出電子化介面(如:網站、網誌和iphone apps等),由此可見漫畫工業和媒介正不斷轉變。此刻我們更需要為過去的香港漫畫發展作資料整理和研究,既為肯定香港漫畫的過去成就,亦為未來的香港漫畫提供參考。有鑑於此,藝術中心一直希望建立電子平台,將歷來香港漫畫的資料集合起來,讓香港漫畫面向全球,讓各地漫畫愛好者能從這個平台上了解香港漫畫的過去和現在。於是名為「香港漫畫‧香港故事」的資料庫網站因而產生,集合廿世紀六十年代到2010年間在香港主要漫畫的出版資料,供全球大眾作為參考和研究之用。

藝術中心感謝「香港記憶計劃」的撥款,讓這個「香港漫畫‧香港故事」網站資料庫計畫得以啟動。這個網站不單只展示這些主要香港漫畫的封面和出版資料,更希望以網上展覽的形式,通過出版年表、概論文章、專題文章、錄像和語音訪問去呈現不同年代的漫畫特色和漫畫業的發展。廿世紀六十年代是香港漫畫的重要時刻。當時香港經濟開始起飛,市民對各類大眾娛樂需求殷切,漫畫出版因而蓬勃,香港漫畫特色亦於是出現了雛型[3]。因此藝術中心在本計畫的首階段,先搜集了1960年至1979年間在港出版的主要漫畫近100份,將其出版資料和部分內頁圖片數碼化,匯編成網上資料庫。同時,網站亦透過漫畫業代表人物的訪問(如:漫畫家上官小寶、李惠珍和發行商吳興記書報社的訪問等)和專題文章,說明當時香港漫畫的出版形式和內容的年代轉向。

藝術中心將陸續把匯集和整理後的漫畫資料上載到這個資料庫,希望能為香港漫畫過去半世紀多的發展提供參考和研究的材料。因此這個網上展覽以中英雙語展示各種資料,與本地及世界各地的社群共同分享香港漫畫的成果。

註:

[1] 甘險峰:《中國漫畫史》,中國:山東畫報出版社,2008,頁39。

[2] Lam, Connie. ‘Hong Kong Manhua after the Millennium’,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ic Art, Vol. 11, No. 2, Fall 2009, p. 410.

[3] 黃少儀、楊維邦:《香港漫畫圖鑑》,香港:樂文書店,2002,頁17-19。

無障礙網頁守則 (打開新視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