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氏兄弟公司

「邵氏兄弟公司」

隨著清水灣片廠落成,邵逸夫亦引入多項仿美式片廠制度,令電影製作變得更標準化,利便流水作業,例如:1)放棄昔日在現場收音的習慣,引入配音組,讓南北演員不受方言阻隔,可同場演出,這既可增加演員來源,也可以加速拍攝效率,減低製作成本;2)把工序集中在白天進行,透過把生產「轉晝為夜」,加強對前線製作工作的控制;3) 創立劇本組、策劃組、開設演員訓練班等,每週舉行製片會和劇本會,加強片廠制度,加快製作流程。13

邵逸夫遷港後數年間,即大刀闊斧地開展電影製片業務,並與同様來自星加坡的國泰機構首腦陸運濤,開展激烈的影國爭遂。而「邵氏」與「電懋」的競爭亦把香江影史的大片厰時代推上高峰,兩公司都同時仿效荷里活片廠流水作業式的生產,一手包辦製作、發行、上映三大環節,製造出影視史上典型的「垂直整合」工業模式,如引入全年製作計劃,讓片廠內同時拍攝多組不同電影,提供大量質素穩定的影片,供應旗下院線,除掀起多次挖角風潮外,雙方亦推出多部題材相似的影片,令兩方競爭顯得更白熱化,要到1964年,經過多年爭遂後,「邵氏」與「電懋」才簽署一項君子協定,承諾消餌雙方之間的惡性競爭,可惜在達成和解短短三個月後,陸運濤夫婦卻在台灣遇上空難身亡,「電懋」電影的光芒從此失色,相反「邵氏」在邵逸夫主持下,一度在香江影壇光芒畢露。

南下導演

在邵氏影城投產之初,邵逸夫已起用了一群從北方南下的導演,如邀來李翰祥拍攝一系列的黃梅調電影,另又覓來胡金銓拍攝《大醉俠》(1966),試探武俠電影市場;接下來,張徹又以《獨臂刀》(1967) 為「邵氏」開創出「武俠新世紀」,先後起用王羽、羅烈、姜大衛、狄龍、陳觀泰、傅聲等新人,推出一系列陽剛味道濃郁的武俠動作影片。這些南下導演的作品,從主題意念,到美學、配樂皆有濃郁的北方味道,而各大導演亦各憑眼光,挑選演員與工作人員,度身訂造劇本,帶紅自己挑選的新人演員,重複影片類型,密集生產。在1960年代,「邵氏」更開辦多屆南國電影訓練班,以長期合約維繫演員,組成多個較穩定的幕前幕後班底。14

引進日本技術

早自1950年代中,為了提升彩色攝製等製作技術,邵氏公司已從日本邀來不少電影人才來港製作影片(當中較著名的便有井上梅次,作品有《香江花月夜》(1967)、《花月良宵》(1968) 等歌舞片)。據當時邵氏駐日的代表蔡瀾稱,邵氏要求的是高效率的工匠技藝,如井上梅次、村山三男等導演皆是快手,聘請日本導演來港可說一舉兩得,除了增加影片產量外,還可以讓旗下華人導演和技術人員覓得現成的榜樣,藉機向日本影人取經,迅速引進日本技術。15

南方導演

溯自六十年代中,邵逸夫已邀來粵語片導演秦劍加盟旗下,後來更把秦劍的門生楚原邀入影城內,他在邵氏陣營內除開拍文藝電影外,也改編了古龍的多部武俠小說,推出《流星.蝴蝶.劍》(1976)、《楚留香》(1977)等影片,帶起一陣古龍電影潮流;此外,為了支撐起動作電影市場,邵氏又提拔武師出身的劉家良作導演,除了為影片注入「南拳」的實戰感外,更把大量南方意念注入電影之中,由此之故,方世玉、洪熙官等廣東民間英雄的傳說,便得以偱環再造,延續邵氏陣營內,幾輩南北影人的傳奇。

小結

由「天一港廠」到「邵氏兄弟」,「邵氏」在香港開拓了長達四十多年的影視帝國,自1964年陸運濤身故,「電懋」不戰而潰後,邵氏雄霸香港影壇達十數年。步入七十年代,電視廣播業又成了娛樂業新潮流。早自1967年,邵逸夫已入股電視廣播有限公司,在1980年,他更擔起「無綫」董事局主席一職,並逐步把邵氏影城的攝影棚租予「無綫」電視,流水式製作和廣播電視節目,文藝劇集、武俠劇集,訓練班與造星制度仍是源源出現,一度仿如邵氏片廠的再版。

註釋
13香港電影資料館,鄒文懷訪問稿,1997年2月27日;何夢華訪問稿,1997年11月21日。

14〈1963邵氏一年來的輝煌成果〉,載《南國電影》,43期,1963年1月,頁46。

15見林佩華:〈蔡瀾談邵氏、嘉禾跨國製作及交流〉,羅卡編:《跨界的香港電影》(第二十四屆香港國際電影節回顧特刊),香港,康樂及文化事務署,2000,頁139。


邵氏兄弟公司 - 圖片區

 

遵守2A級無障礙圖示,W3C (打開新視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