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清水灣片廠落成,邵逸夫亦引入多項仿美式片廠制度,令電影製作變得更標準化,利便流水作業,例如:1)放棄昔日在現場收音的習慣,引入配音組,讓南北演員不受方言阻隔,可同場演出,這既可增加演員來源,也可以加速拍攝效率,減低製作成本;2)把工序集中在白天進行,透過把生產「轉晝為夜」,加強對前線製作工作的控制;3) 創立劇本組、策劃組、開設演員訓練班等,每週舉行製片會和劇本會,加強片廠制度,加快製作流程。13
邵逸夫遷港後數年間,即大刀闊斧地開展電影製片業務,並與同様來自星加坡的國泰機構首腦陸運濤,開展激烈的影國爭遂。而「邵氏」與「電懋」的競爭亦把香江影史的大片厰時代推上高峰,兩公司都同時仿效荷里活片廠流水作業式的生產,一手包辦製作、發行、上映三大環節,製造出影視史上典型的「垂直整合」工業模式,如引入全年製作計劃,讓片廠內同時拍攝多組不同電影,提供大量質素穩定的影片,供應旗下院線,除掀起多次挖角風潮外,雙方亦推出多部題材相似的影片,令兩方競爭顯得更白熱化,要到1964年,經過多年爭遂後,「邵氏」與「電懋」才簽署一項君子協定,承諾消餌雙方之間的惡性競爭,可惜在達成和解短短三個月後,陸運濤夫婦卻在台灣遇上空難身亡,「電懋」電影的光芒從此失色,相反「邵氏」在邵逸夫主持下,一度在香江影壇光芒畢露。
由「天一港廠」到「邵氏兄弟」,「邵氏」在香港開拓了長達四十多年的影視帝國,自1964年陸運濤身故,「電懋」不戰而潰後,邵氏雄霸香港影壇達十數年。步入七十年代,電視廣播業又成了娛樂業新潮流。早自1967年,邵逸夫已入股電視廣播有限公司,在1980年,他更擔起「無綫」董事局主席一職,並逐步把邵氏影城的攝影棚租予「無綫」電視,流水式製作和廣播電視節目,文藝劇集、武俠劇集,訓練班與造星制度仍是源源出現,一度仿如邵氏片廠的再版。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