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全塘西最大、最豪華的酒家,則位於屈地街電車總站前的金陵酒家莫屬了!
你知嘛,1910年代金陵在港首創「酒家」一詞,大概取自詩詞「夜泊秦淮近酒家」一句,自此香港的酒樓食肆都跟風稱為「酒家」。金陵開業時公開徵聯,定以「金」、「陵」二字開首,全港知識份子紛紛參加,相傳以史上首位華人律師兼香港首位華人立法局議員伍廷芳(當時已北上當國民政府外交高官)的一聯最為人頌:「金粉兩行花勸酒,陵巒一角月窺樓」,妙也!
昔日無論是商賈應酬還是公子作樂,酒客都好到獨立廳房內玩樂一整晚,並全程有「唱腳」(歌伶)和「老橫」(樂師)娛賓,甚至會請得紅伶獻技。不少歌伶都是鴇母的女兒或侄女、養女,專門栽培到曲壇一闖,紅則一躍成紅伶,否則最後只有投身風月行列。除女伶外,塘西亦有不少失明男伶專唱「南音」,有時歌曲淒怨動人,有時歌詞詼諧意淫。
酒局通常傍晚開始,眾人先吃稱為「四大(碗)四小(碗)」的「頭度」筵席,然後交「花箋」予「豆粉水」代為召妓「出局」。妓女陪同酒客聽曲後便會先行離去,到十一、十二時許,「尾度」(正桌)正式上菜,共「八大(碗)八小(碗)」菜式,「八大」包括臘腸、火鴨、排骨、風栗炆鴨、雞丁、燉冬菇、雞蓉粟米和燒肉。此時妓女才再返酒家與客人「埋席」——互相談心、餵食娛賓、拉拉扯扯、卿卿我我……
席間,主人和賓客的背後通常都各自有一至幾位妓女陪坐陪酒,稱為「后土」;若背後沒有姑娘陪坐,則會被取笑為「身後蕭條」,非常失威。
散席後,有心人會跟妓女回妓院「打水圍」,即享用茶水生果、抽煙或鴉片,繼續談心;此時鴇母和妓女便會大打嫖客主意,最常是留客人於廳中呆等,妓女會回房與姊妹打牌耍樂、出外到酒家或戲院消遣,甚至私會情郎;除非客人再大解慳囊或花心思取得鴇母和妓女歡心,否則只會不停「再坐一會」,繼續成為妓女口耳相傳的「乾煎石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