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街,一條位於九龍油麻地的老街,
早在十九世紀中期已蓬勃發展,至今仍保留了三十多間營業逾四十年的老店,
有數間更是近百年的老字號,店主都堅持以樸厚的經營手法,為街坊服務,
並樂觀地面對可能後繼無人、手藝湮沒的命運。

最近幾年一些我們熟悉的老店,如老實公司朱義盛更已結業,令人百感交集。
如今油麻地出現人口老化,社區基建破舊、經濟發展放緩等問題,然而慢下來的發展腳步,
卻令油麻地保留了舊式香港一路走來的人事與景物。

你走進上海街的老店時,又看到甚麼?感受到甚麼?

九龍最早的華人社區

如果穿越到開埠初期的油麻地,在這裡看到的也許還只是一片荒蕪的海邊沼澤之地,是眾多漁民艇戶選擇停船泊岸的淺水港灣。據說此地名為「蔴地」,得名於鋪滿天后廟前空地漁民們晾曬的蔴纜。後來售賣造船修艇所用的桐油和蔴纜的相關店舖也大量出現,「蔴地」便改稱為「油蔴地」,時維1875年。

華人商住·奠下基礎

英國人自1860年占領九龍後,因建設軍事基地的需要,將尖沙咀的居民陸續驅散至油麻地一帶。這些被迫遷的居民、艇戶漁民,與不斷湧入此區的能商巧匠們一起,打造了此地最早期的民居與市集。19世紀70年代,除了有造船相關的貿易,如維修船隻、蔴纜、槳櫓、鐵匠及木材批發等,亦有雜貨、理髮、娼妓、鴉片、長生店及米店等商業經營。貿易初顯頻繁,人群熙來攘往,以今天的廟街及榕樹頭一帶為甚。同時,成功的商人或業主負責主持社區事宜及調解居民的日常紛爭,他們在天后廟成立廟宇委員會及街坊會,為這個人口流動紛雜的華人商住區奠定早期社區聯絡與管制的基礎。

大興土木·文化混雜

自1876年起,殖民地政府在油麻地大興土木,是油麻地按現代城市規劃發展的開始——衛生及基礎設施得到興建與修繕;數條連接九龍半島南北的主要街道,如差館街(1909年更名為上海街)、麥當奴街(1909年更名為廣東道)、柯士甸道和新填地街等,及貫通東西的佐敦道、加士居道、窩打老道等陸續擴建修長。填海工程與避風塘則分別於1904年及1915年完成興建。避風塘便為艇戶漁民提供了一個停船避風的安全港。這些建設不僅為油麻地搭建了便利的水陸交通網,加強了與九龍、新界及港島的聯繫。它預示了油麻地會成為一個水陸文化混雜、商貿繁榮地。

人潮穿梭貫繁華

油麻地的繁華與發展,離不開通達、完善的水陸交通網的發展。1933年,佐敦碼頭建成並取代位於眾坊街海邊的油麻地碼頭,漸漸成為九龍最繁忙的碼頭和交通樞紐。往來港九的油麻地小輪早於1920年代初營運,至1933年更是出現上層載人、下層載車的汽車小輪;而俗稱「嘩啦嘩啦的電船」,是渡海小輪未出現之前,或淩晨及深夜時份的渡海選擇。陸上的巴士車輛以佐敦道碼頭巴士總站為終點站或中轉站——去尖沙咀的便在此下車步行,赴港島的便在碼頭搭船過海。選擇簡單,一目了然。因此,油麻地自然也具備了地利,匯聚著通過這裡前往香港各個區的人流。

商業匯聚·川流不息

上海街當時是往來九龍新界的巴士必經路線。街道兩頭分別接近旺角碼頭和佐敦碼頭,也靠近擠滿漁船的油麻地避風塘,享盡水陸交通樞紐之便,自然成了繁華的商業匯聚點。自1920年代起,上海街已初具繁榮與規模,50、60年代更是她仍讓人念念不忘的黃金年月。那絢彩迷離的霓虹招牌映照著川流不息的車輛和行人,目光之下是一片繁華大道景象,比今日的彌敦道猶過之而無不及。林立的騎樓底下有著鐘錶、鐵器、米舖、蘇杭洋貨、當舖、住家雜貨、中藥、理髮等各式商店,尤其是疋頭綢緞、金行、神香佛像店更是成行成市,衍生一個濃縮了的大千世界。

風塘廟街·月下風情

如果說上海街是包羅萬有又別具新奇魅力的平民百貨商業街,那麼榕樹頭、廟街及避風塘,便是油麻地水陸兩相呼應的草根嘉年華。50至60年代,入夜後燈火輝煌的廟街,擺地攤隨處皆是,火水燈映照著不同的貨品和街坊遊人的好奇面容。人們各取所好,在人聲鼎沸的大排檔品嚐美食、看相賭棋、聽曲觀雜耍,便是最地道的油麻地消遣。避風塘按艇的不同種類依次排列,排列成街道形狀,被人稱之為「水上上海街」。它更被譽為「海上的平民夜總會」,是吃喝玩樂、聽曲遊艇河的水上風月之地。

除老少咸宜的娛樂之外,廟街和避風塘亦是被不少人描繪成龍蛇混雜,三教九流之輩出入的江湖之地,藏匿著旺盛的黃賭毒事業。在這個年代,明暗的兩重世界每每在暮色華燈、喧雜騷動中體現著油麻地的特色、個性與生命力,交織出地道草根文化的不夜天。

盛極必衰·餘輝保留

雖曾受益於交通樞紐之地利,但隨著1970年代香港現代交通的進一步發展與變遷,油麻地便落得英雄遲暮,風光黯然。海底隧道和地下鐵路分別於1972年和1980通車,人們對渡輪的需求減少,碼頭的作用也日漸下降。1998年,渡輪業務最終更因填海與西隧的通車而正式停止,結束了長達65年的光輝歷程。另一方面,毗鄰的彌敦道則經過不斷拓寬修長發展,取而代之,成為九龍的主要商業區。原先經過上海街的巴士,則開始改行較寬闊的彌敦道,令上海街人流驟減,商業活動大受影響。隨著土地重建與房屋政策的發展,80年代中水上人開始陸續上岸,避風塘也因而式微,往時水上的風流餘韻因時代的更替早已成為過去。

如今的油麻地出現人口老化、社區基建破舊、經濟發展放緩等問題。然而慢下來的發展腳步,卻有幸令油麻地保留著舊式香港一路走來的人事與景物。唐樓在夕陽光輝中散發著復古的光影質感,榕樹頭和廟街依舊燈火輝煌,遊人如鯽……

西九概念·生機猶存

上海街至今仍保留了三十多間營業逾四十年的老店,更有數間近百年的老店,堅持樸厚地經營,維繫着與老街坊和故人的感情;傳統手工藝和行業依然頑強地堅守,樂觀地面對可能後繼無人、手藝湮沒、攤檔結業的命運。相對低廉的租金與生活成本吸引眾多來自南亞的少數族裔移民(如尼泊爾人、巴基斯坦人和印度人)在油麻地居住和工作,他們大多從事體力搬運、經營理髮、街市攤檔、食品店、影碟出租等業務,在同鄉相互扶持與油麻地固有的包容精神下安居樂業。這些都是油麻地新一代的經濟與文化活力所在。

西九龍填海工程完成後,在佐敦道碼頭以西至中港碼頭一帶的填海區上興建了地鐵九龍站、柯士甸站和機鐵站,亦在車站上蓋發展住宅及商業地產。政府亦計劃在這帶興建廣深高速鐵路香港總站,並在填海區最南部興建西九龍文娛藝術區,以發展香港的文化藝術,打造文化樞紐與創意地標。

在紛擾的塵世與變化中,油麻地的前世今生或許會隨著如梭的時光被遺忘,又會否在舊區的活化與新西九的開發中,迎來它另一個璀璨的傳奇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