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1841年英國人開始統治香港,洋商華商紛紛來此「淘金」,豪宅漸漸出現。最早期先後有兩大洋行渣甸洋行及顛地洋行分別買下銅鑼灣及灣仔興建豪園作大班府第,渣甸於銅鑼灣建有渣甸花園,而顛地則在灣仔辟建春園。開埠初期,香港政府采取類似種族分離的手法治港,洋人和大富之家都喜歡到半山豪建大宅居住,以避開華人聚居的「惡劣環境」;後來港府更訂立《山頂區保留條例》規定威靈頓街至堅道之間只可建西洋建築,又再通過《山頂居住條例》變相限制華人不可於山頂區置業和居住。
隨著城市發展,道路交通和水電設施進一步向更高更遠的頂級好地段伸延,一個又一個新豪宅區相繼出現。當時的堅道、堅尼地道和羅便臣道等一帶成為豪宅地段,住客非富則貴,出入主要靠人力轎。1888年山頂纜車啟用,登上半山及山頂的交通大為改善,勢力抬頭的華商紛紛進駐半山區,而洋商則搬上再高一點的干德道和山頂去,「干德」即英文的Conduit(水道),是從薄扶林水塘引水到維多利亞城之水道工程而生的新路,亦因利成便成為全新的尊貴豪宅地王。隨著港島西區和南區的薄扶林道和淺水灣道相繼開通,部份富商則鍾情香港的天然美景,追求「山高皇帝遠」之快感,而搬到薄扶林甚至南區海濱處大建各式異國豪園。
老香港經典豪宅之多、種類之廣,絕非今日可以相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