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1年辛亥革命前後,大量難民湧入香港,為解決房屋短缺,伍廷芳最先倡議於九龍灣填海辟建住宅區,後於1914年由何啟、區德、曹善允、周少岐、周壽臣、伍朝樞和張心湖等一批華商合組「啟德營業有限公司」向港府申領九龍灣填海作發展高尚住宅區之用。「啟德」公司一名就是以為首的何啟及區德二人命名而成,而新填地則按公司名稱命名為「啟德濱」。

 

啟德濱工程於1916年開始,起初進展順利,但受到1920年代初的連串大型工潮及1925年省港大罷工引致的經濟大倒退影響,住宅區大計泡湯,三期工程中只有首期西部填地成功發展成住宅區,其餘填地則被空置或未完成。首期東部空置的約六十畝填地於1925年先後租予亞拔飛行學校和皇家海軍航空母艦「赫米斯號」(H.M.S. Hermes)停泊訪港戰機,為啟德濱將來發展成飛機場奠下基礎。1927年,港府乘啟德公司陷於財困便購入啟德填地並自行完成餘下填海工程和興建機場,當時稱呼為「於啟德的飛行場」(the aerodrome at Kai Tack)。

 

歷年來坊間不少掌故書籍都說「啟德機場」一名是以紀念何啟和區德兩位機場創建者,但二人分別早於1914及1920年離世,根本與機場興建無關。其實,九龍灣填地早在1920年代初就被稱作「啟德填地」或「啟德濱」,「啟德機場」一名只是以地名命名,並非紀念對香港航空發展毫無直接貢獻的何區二人。

 

 

 

 

雖然幾十年來世界各地早已廣泛應用先進自動降落系統,但這種航空設備在刁鑽的啟德13跑道卻作用有限。要在山多樓多的九龍上空降落,飛機先要在儀器導進系統協助下由西向東從九龍西降至九龍城「格仔山」上空,再以肉眼和人手向右急轉47度於眼前的13跑道著陸,這種同一時間在低空、山崗和高樓大廈間急轉的高難度飛行方式,全球只此一家。機師必須掌握每秒的風速和風向變化及飛機的高度和速度,半秒差池都會令飛機偏離航道,有可能釀成各種驚險場面甚至災難。

 

從觀塘經31跑道向九龍城方向起飛又是另一個奇觀。當飛機從鯉魚門向九龍城方向全速衝行時,機師要克服前方數以萬計的高樓大廈和海拔五百米高的筆架山和獅子山。飛機甫離地起飛,機師便必須盡快轉向西飛,以免直撞向山。31跑道由於受九龍城樓宇的影響,故實際滑行距離較13跑道短,對航機起飛爬升率的要求亦更高。

 

13/31跑道一直被多個國際組織認定為全球最危險跑道之一,主要缺點包括31跑道長度不足、跑道與滑行道距離太近、附近太多高山和大廈、風切變經常出現、夜間附近有太多燈光及跑道太過繁忙等等。13/31跑道的獨特環境使它成為世界各大航空公司的訓練教材,被公認為考驗機師的最佳挑戰,由於自動升降系統在啟德作用有限,每次升降都是表現真材實料的時機,昔日各國機師都以被派往駕駛香港航線而自豪。啟德關閉前13/31跑道一直是全球最繁忙的單一跑道,每小時升降架次為36架。

 

雖然啟德早已消失,但十多年來世界各地都不停推出升降啟德的家用電腦模擬飛行游戲,令啟德不單是成人的集體回憶,更如李小龍一樣成為世界各地「八十後」、「九十後」的時髦玩意。

1924

5月31日,美國飛行家亞拔首次使用啟德濱空地試飛。

1925

1月25日,亞拔飛行學校於啟德濱開業,同年8月結束。

是年,英國皇家海軍航空母艦「赫米斯號」(H.M.S. Hermes)訪港,期間使用啟濱空地作停泊艦上戰機之用。

1927

3月19日,皇家空軍啟德基地正式成立。

1933

11月7日,遠東航空學校於啟德機場成立。

是年,空軍基地遷往啟德東部,空軍機庫及行政大樓落成。

1934

年底,啟德民用機庫及辦公大樓落成啟用。

1936

3月24日,帝國航空香港至檳城定期航班首航,香港正式進入民航紀元。

11月6日,中國航空定期航班首航,中港民航服務正式開始。

1937

4月28日,泛美航空定期航班首航,港美越洋空運正式開始。

6月29日,歐亞航空首航,提供中港航線服務。

9月2日,香港受猛烈颱風吹襲,啟德機場設施受嚴重破壞,需關閉數日清理和維修。

1938

8月10日,法航首航香港。

1941

9月21日,中航一架DC-2降落啟德時衝出機場外的西貢道並撞毀一幢民房,機身嚴重損壞但無人死亡。

12月5日,啟德空軍基地進入一級戒備狀態。

12月8日清晨,日軍轟炸啟德,四日後占領機場。

1942

年中,日軍開始擴建啟德工程,次年大致完成。

1943

1月9日,宋王台遷拆祭典舉行,以配合啟德機場擴展工程。

1944

1月23日,九架美軍B-25在廿八架P-40護航下大舉襲擊啟德機場。

2月11日,盟軍派出六架B-25及二十架P-40轟炸啟德,間期美日戰機爆發空戰,最少七架日機和一架美機被擊落。

1945

8月15日,日軍無條件投降;9月1日,英國海軍陸戰隊第三旅接管啟德,四日後皇家空軍正式重返啟德,皇家海軍航空隊亦於同月返回啟德。

9月,中航重開經桂林往重慶之航線,香港民航業回復正常運作。

1946

5月1日,民航處成立,職責包括管理啟德機場運作。

9月24日,以啟德為基地的國泰航空成立。

7月18日,颱風襲港,吹毀啟德多樣設施及飛機,造成嚴重損失。

9月25日,一架準備前往越南西貢的英國皇家空軍C-47 運輸機在惡劣天氣下由舊31跑道往獅子山方向起飛後於九龍塘墮毀,十九人死亡。

1947

1月25日,菲航一架DC-3在惡劣天氣中於柏架山撞毀,四人死亡。由於機上載有五十箱總值一千五百萬的黃金,軍警封鎖現場搜索,唯餘下值百多萬之金條仍下落不明,解封後引起市民連月的登山「尋金熱」。

3月4日,另一間以啟德為基地的香港航空公司成立。

10月3日,渣甸航空保養公司(JAMCO)成立。

1948

11月4日,太古洋行於啟德成立太平飛機修理補給公司(PAMAS)。

12月21日,中航一架DC-4從上海飛抵啟德,在大霧中於西貢對出的火石洲附近墮毀,三十三人遇難,包括上海紡織巨子榮伊仁及前美國總統老羅斯福之孫—中航副董事長羅斯福寬騰(Quentin Roosevelt),事後火石洲豎立了兩塊紀念碑悼念二人,迄立至今。

是年,屬於中國內地的中國航空及中央航空把總部遷移香港,並以啟德為基地。

1949

2月24日,國泰一架由馬尼拉飛抵啟德的DC-3於北角寶馬山撞毀,廿三人死。

11月9日,「兩航事件」發生,中航及央航突然全面停止運作,中港隨後斷航。年末,港府初定於屏山興建新機場,計劃於次年遭否決。

1950

10月,啟德舊13/31跑道延長至橫越清水灣道。

11月1日,PAMAS和JAMCO合併為香港飛機工程公司(HAECO)。

1951

3月11日,太平洋海外航空(Pacific Overseas Airlines)的一架DC-4自啟德起飛後不久於畢拿山附近撞毀,廿六人死。

4月9日,暹羅航空(Siamese Airways)的DC-3因人為失誤於鶴咀墮海,十六人死。

6月14日,港府完成研究擴展啟德的「布德本報告」(Broadbent Report)。

1953

7月27日,皇家空軍一架「赫士廷斯式」(Hastings)運輸機自新架坡抵港降落啟德舊13跑道時過早著地,飛機撞倒跑道頭的莆崗村民房,一個村民當場被撞死,飛機鏟進跑道後著火,全機四十人生還。

1955

4月11日,一架由北京經香港飛往印尼萬隆的印度航空洛歇「星座型」客機「克什米爾公主號」(Kashmir Princess)在印尼水域墮毀,十六死六人傷。該航機屬前往參加萬隆會議之中共人員和新聞工作者的專用包機,香港警方證實意外為航機在啟德停留期間被一名事後潛逃台灣的飛機維修人員周梓銘放置計時炸彈造成,事件懷疑為企圖暗殺原定乘坐該機的周恩來而起。

1956

10月11日,「九龍暴動」期間啟德皇家空軍人員開往協助處理牛頭角區的騷亂,期間共五班航機取消飛抵啟德。

1957

9月22日,颱風歌羅利亞襲港,吹毀啟德九架飛機。

1958

8月31日,美國空軍一架自衝繩抵港的C-54軍機降落舊31跑道時撞毀於與07/25跑道的交彙處,無人傷亡。因殘骸阻礙飛機升降,當局需提早啟用原定於次日開放的新13/31跑道。

9月12日,新13/31跑道正式開幕。同日,英國海外航空的「彗星」5型抵港,成為首架來港的噴射客機。

1959

7月17日,啟德跑道照明系統完成,夜間升降正式開始。

1960

是年,泛美率先使用波音707來港。

1961

4月19日,美國空軍一架飛往台南的C-47往鯉魚門方向起飛後於柏架山撞毀,十五人死亡,全機僅一人生還。

1962

9月1日,颱風溫黛襲港,對遠東航校機庫造成嚴重破壞,三架訓練機和大量器材被吹毀。

11月12日,新客運大樓第一期啟用。

1965

8月24日,美軍一架載了六十多名前往越南士兵的C-130運輸機起飛後於油塘墮海,五十九人死亡。

1967

6月30日,泰航一架「快帆式」(Caravelle)噴射客機於颱風中降落啟德時滑出跑道墮海,十四死五十六傷。

11月5日,國泰一架康維爾CV-880噴射機起飛失敗衝出跑道墮海,一死四十傷。

1970

年初,啟德13/31跑道擴闊工程完成,登機橋及自動行李分發系統相繼啟用。

4月11日,泛美波音747首次到港,啟德成為美國境外第四個供747升降的機場,香港正式邁進廣體客機年代。

1974

6月1日,新13/31跑道延長部份、全新儀器導進系統和經改良的目視進場系統啟用。

1976

5月,香港空運貨站啟用。

11月5日,法航「和諧式」超音速客機首次到港。

1977

9月2日,一架前往曼谷的英國環子午線航空CL-44貨機於啟德起飛不久後引擎著火,在橫瀾島對開海面墮毀,機上四名機員無人生還。

1978

3月31日,皇家空軍完全撤離啟德,全面使用石崗機場。

12月起,中國民航先後開辦往上海、廣州、杭州及北京的定期航線。

1979

3月,港府正式進行赤鱲角興建新機場研究計劃。

1983

年初,因香港前途未明及經濟問題,港府宣布擱置興建赤鱲角新機場。

1985

5月,以啟德為基地的港龍航空成立。

1986

11月,以啟德為基地的貨運航空公司香港華民航空成立。

1988

4月,港府再次開展於赤鱲角興建新機場的可行性研究。

8月31日,中國民航一架DH-121「三叉戟」(Trident)客機降落啟德時遇風切變墮海,七死十四傷。

1989

10月11日,港府宣布港口及新機場計劃,決定於赤鱲角興建新機場。次年4月臨時機場管理局成立,負責監察新機場建造事宜。

1991

11月15日,空運貨站二號大樓啟用,啟德國際貨物處理能力增加一倍,達每年140萬噸,全球第一。

1992

11月,啟德東停機坪擴建完成。

1993

11月4日,華航一架自台北抵港的波音747-400在惡劣天氣下降落啟德時滑出跑道墮海,二十三人受傷。

是年,啟德南停機坪擴建工程完成。

1994

9月23日,港府租用作遣返越南船民的一架印尼Pelita Air Service洛歇L-100-30「大力士」運輸機完成任務後回港,再起飛返回耶加達時於九龍灣墮海,六死六傷。

1998

7月5日,啟德最後一日運作,翌日凌晨一時許正式關閉。7月6日,新香港國際機場全面投入運作,隨即發生為時個多月的混亂,期間啟德機場二號貨站重開運作以解燃眉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