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黃湛森成長的年代,粵語流行曲在電台音樂廣播節目中,只是眾聲之一,在一個百分之八十居民說粵語的地方,這是出奇的事。
粵語流行曲脫胎自粵樂,在華南社會,有承先啟後的優勢。但在整個五十年代,這些優勢沒能實現。黃湛森在前線體會是:粵語流行曲的革命,尚未成功。
那些年,粵語流行曲由選曲、填詞 、到演唱、伴奏、發行、推廣等,都不如對手。美國流行音樂品質高超,實力雄厚,是本土音樂人仰望的典範。國語時代曲二十年代在上海初生,經過多年發育,早上軌道。1952年後,百代唱片公司在港招攬了國語時代曲的原班人馬,由銅鑼灣設備齊全(但據說隔音欠佳)的錄音室開始,起步重生,成績立見。與此相比,粵語流行曲起步較遲,規模較小,製作較參差,產品有毛病,結果是間有陣風,但不成巨浪。
黃湛森的體會,不是人人認同。他們說,粵語流行曲有底子,有蠻力,可溫文,又鬼馬,最好的作品,依著傳統,向西洋肆意取材,孕育港式青春,影響遍及星馬。
粵語流行曲的身世,十分複雜,是一本待寫的書。
粵語流行曲的前身,是粵樂。
黃湛森說,1950年代深水埗的街頭「處處粵曲聲」。有趣的是,他聽到的粵樂粵曲,本身是一個不停流動的傳統。自上世紀二十年代開始 ,一批粵樂前輩已經著力擴充傳統粵樂的聲音世界,嘗試在演奏加入小號、梵鈴(小提琴)、色士風等西洋樂器,並著重編曲,加強節奏,製作了一批感覺洋化的「跳舞粵樂」。
戰後香港,烽煙稍停,大眾娛樂事業逐漸發達,電台、電影、歌廳、夜總會,一同鼓勵粵語歌曲進一步走向年輕,實驗西化。為配合舞場需要,粵樂興起了「輕音樂」、「跳舞音樂」與「精神音樂」等新品種,音樂配器大量洋化,並以爵士鼓領奏。四十年代所謂粵樂「四大天王」,就是「精神音樂」的四位當紅人物。
這一節我們選播了幾首「跳舞粵樂」的代表作品,參與創作演出的包括四大天王中的呂文成和何大傻,「曲帝」胡文森,粵曲唱家鍾麗蓉等,樂器是梵鈴小號配合粵胡琵琶,內容由養雞食雞唱到懷春女兒的變態心情,不論聲音與情緒,皆雅俗不拘,莊諧並重,由舊入新。聽過,我們清楚知道,粵語流行曲正在施工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