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向來是傳統的粵劇重鎮,1949年之後,因為政治動盪,紅伶戲班更多以港為基地,粵劇粵曲人材,新老結合,陣容鼎盛。很快,香港轉型,粵曲粵樂跟著轉型,它走的路,跟新興的電聲媒體,息息相關。

首先,部份粵劇團隊藝人因為市場相對興旺,加上拍電影容易帶來收益,而表現因循,演藝停滯不前。

同樣條件,卻促使另一部份團隊藝人,借助電台和電影的技術和平台,鑽研粵劇演藝。他們刻意發掘新興電聲媒體的潛力,積極灌錄唱片和製作電影,並因應這些媒體的特性,創造新的表演美藝,延續自三十年代已經開始的粵劇現代化改革。

黃湛森自幼多聽粵曲、常看粵劇,在舞台、銀幕和大氣電波,透過紅線女、馬師曾、任白和唐滌生等人的傾情演出,親身體會粵劇現代化的細藝和感動。

歌伶南音

粵樂世界,紅船戲班之外,還有歌壇,後者早期跟妓院生意關係密切,後多依附在各大茶樓,音樂方式受唱戲「大八音」影響,由歌伶演唱,樂師伴奏,內容多唱歌姬身世與飄泊人生,一直顧客眾多。

三十年代以後,中國唱片業開始出現,將歌伶的演出收錄,通過電台廣播和唱片銷售,將歌伶如小明星、徐柳仙、張月兒、張惠芳等自成一派的歌聲,帶入民間,並推動了創新的唱腔,流轉省港澳三地。

日戰結束之後,歌壇活動恢復迅速,踏入它在歷史上的全盛時期,舊人新腔,同場出現,專業撰曲人(如吳一嘯和王心帆),也可立足。五十年代中,兩大電台加強自製粵曲節目,其中香港電台的空中歌壇,邀請歌伶現場演唱,進一步將這種別樹一格的粵樂歌聲,廣播空中。

在這一節,我們選了小明星、徐柳仙、和白駒榮的經典作品,記下這種在戲班鑼鼓以外延綿漸變超過三十年的流行聲音。

Loading the player...
1 / 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