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向來是傳統的粵劇重鎮,1949年之後,因為政治動盪,紅伶戲班更多以港為基地,粵劇粵曲人材,新老結合,陣容鼎盛。很快,香港轉型,粵曲粵樂跟著轉型,它走的路,跟新興的電聲媒體,息息相關。
首先,部份粵劇團隊藝人因為市場相對興旺,加上拍電影容易帶來收益,而表現因循,演藝停滯不前。
同樣條件,卻促使另一部份團隊藝人,借助電台和電影的技術和平台,鑽研粵劇演藝。他們刻意發掘新興電聲媒體的潛力,積極灌錄唱片和製作電影,並因應這些媒體的特性,創造新的表演美藝,延續自三十年代已經開始的粵劇現代化改革。
黃湛森自幼多聽粵曲、常看粵劇,在舞台、銀幕和大氣電波,透過紅線女、馬師曾、任白和唐滌生等人的傾情演出,親身體會粵劇現代化的細藝和感動。
多元戲班
大力推動粵劇現代化的戲班,當然不止真善美和仙鳳鳴。
大力推動粵劇現代化的戲班,當然不止真善美和仙鳳鳴。
1949年之後,省港兩地以至東南亞的紅伶戲班多以港為基地,粵劇粵曲人材,新老結合,陣容鼎盛。這個發展,黃湛森很清楚:
「這段時期,人材鼎盛。紅伶如馬師曾、紅線女、薜覺先、半日安、上海妹、新馬師曾、余麗珍、何非凡、鄧碧雲、陳錦棠、梁醒波、譚蘭卿、任劍輝、白雪仙、白玉堂、麥炳榮、鳳凰女等前輩,仍在盛壯之年,演出頻密。後輩如羅劍郎、鄭碧影、吳君麗、梁無相、蘇少棠、林家聲、 陳好逑等亦開始漸露頭角,不停組班,在香港和九龍巡迴演出。」
新老共存,互相衝擊,令粵曲現代化的工程,層層推進,各有建樹。經此發展,粵曲粵劇進一步深入民間,甚至出人意表地成為下一輪港式摩登流行文化一個重要的組成部份。
Loading the player...
12 /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