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向来是传统的粤剧重镇,1949年之后,因为政治动荡,红伶戏班更多以港为基地,粤剧粤曲人材,新老结合,阵容鼎盛。很快,香港转型,粤曲粤乐跟着转型,它走的路,跟新兴的电声媒体,息息相关。
首先,部份粤剧团队艺人因为市场相对兴旺,加上拍电影容易带来收益,而表现因循,演艺停滞不前。
同样条件,却促使另一部份团队艺人,借助电台和电影的技术和平台,钻研粤剧演艺。他们刻意发掘新兴电声媒体的潜力,积极灌录唱片和制作电影,并因应这些媒体的特性,创造新的表演美艺,延续自三十年代已经开始的粤剧现代化改革。
黄湛森自幼多听粤曲、常看粤剧,在舞台、银幕和大气电波,透过红线女、马师曾、任白和唐涤生等人的倾情演出,亲身体会粤剧现代化的细艺和感动。
再折长亭柳 (节录) (40年代)
Loading the player...
作曲:吴一啸
作词:佚名
主唱:徐柳仙
别离人对奈何天,离堪怨别堪怜,离心牵柳线,别泪洒花前,甫相逢,才见面,唉不久又东去伯劳西飞燕。忽离忽别负华年,愁无限呀恨无边,惯说别离言,不曾偿素愿。春心死咯化杜鹃,今复长亭折柳,别矣婵娟。唉我福薄缘悭,失此如花眷。泪潜然,唉两番赋离鸾,唉两番赋离鸾,何日再团圆,心有万言待娇诉,肠欲断,怅望花前,如今也未见。未见,未见,未见伊人未见,怨天,怨天,怨天空自怨天,望眼将穿,望眼将穿。 衷情待诉,哎呀呀我心呀似梅酸。
3 /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