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衫襤褸的小孩隨父母住在簡陋的茅寮。
缺食水是水上人一大生活難題,他們通常向岸上居民買水解決。
與家人一起工作的小孩喫麵。小販攜兒上街,因家中乏人照顧,餓了就在附近買麵食充饑,因碗燙手,只好放在地上俯身來吃。此照用長焦距鏡頭,既可離遠不易為對方發覺,且可利用淺短景深將主體與背景分離,主體得已突出。
挑販帶兒生活艱 幾根粗麵作盤餐
房租伙食多煩惱 累月經年關過關
用膳體增益 何為辛苦食
苟非雜技人 定是練腰力
地盤進行沉箱工程,需以爆破方法去除巨石。圖中竹棚圍繞工地作屏障,以防碎石飛濺傷人。竹棚面積頗大,以縱線為主,橫、斜線因背光,干擾不大。點綴性人物雖穿深色衣服,受光位烘托仍見突出。
編竹為牆形險隘 驟看疑是結城寨
拓荒爆破鏟山丘 設棚遮攔防石塊
新廈相連喜落成 陳樓陸續遭淘汰
路經工地莫流連 更勿企圖跨警戒
遞煙是成年男士常見的社交禮儀。
彌敦道馬路的跨欄途人。相片攝於1950年代油麻地彌敦道近北海街的一段,當時加士居道天橋仍未架設。彌敦道路中央有劃位停放車輛。有人認為過路地點距離交通燈太遠,因此趕時間者冒險在路中央鐵欄與燈柱的缺口越欄而過。照片中的婦人便是走這捷徑,後來者則跟隨效法,一起跨越鐵欄過馬路。其實這樣易生危險,於是當局取消中央泊車位,架設鐵欄分隔上下行車線及交通燈,進而發展行人天橋及隧道,保障行人安全。
婦人愚昧好心腸 協肋越欄喜氣洋
雖謂無私唆鋌險 警員票控便遭殃
此組相片為50年代拍攝於九龍油麻地彌敦道近北海街一段,時加士居道天橋仍未架設。當時彌敦道路中央有劃位停放車輛。有人認為過路地點距離交通燈太遠,因此趕時間的會冒險在路中央鐵欄與燈柱的缺口越欄而過。照片中的婦人便是走這捷徑,後來的人則跟隨效法,一起跨越鐵欄同到行人路去。
其實這做法易生危險,於是取消中央泊車位,立鐵欄分隔上下行車線及交通燈,繼而發展行人天橋及隧道,以保行人安全。
婦人愚昧好心腸 協肋越欄喜氣洋
雖謂無私唆鋌險 警員票控便遭殃
此組相片為50年代拍攝於九龍油麻地彌敦道近北海街一段,時加士居道天橋仍未架設。當時彌敦道路中央有劃位停放車輛。有人認為過路地點距離交通燈太遠,因此趕時間的會冒險在路中央鐵欄與燈柱的缺口越欄而過。照片中的婦人便是走這捷徑,後來的人則跟隨效法,一起跨越鐵欄同到行人路去。
其實這做法易生危險,於是取消中央泊車位,立鐵欄分隔上下行車線及交通燈,繼而發展行人天橋及隧道,以保行人安全。
婦人愚昧好心腸 協肋越欄喜氣洋
雖謂無私唆鋌險 警員票控便遭殃
木屋區火災及消防員撲火。香港以往有很多木屋區,祝融光臨時居民家園盡毁。何綬為免阻礙消防工作,選擇在警戒線外拍攝。夜間除火光烘托出事物的黑像輪廓外,其他景物難得顯出層次。照片中消防員射水搶救,水線引導觀眾視線,亦顯出火勢之猛烈。
救援號角夜悲鳴 車隊疾馳心悖驚
未悉誰家逢不幸 寒風唬唬動哀聲
大雨過後孩童在梯級嬉水,享受夏日的清涼。
徙置區兒童有趣照片。照片取材自徙置區的七層大廈,雖無拍攝大廈,但孩子在粗糙的水坭斜坡前進食,吃的亦非珍饈美食,看來雖不是富家子弟,孩子亦肥肥胖胖健康的成長。女孩正吃得津津有味,後面石欄來了一個男孩偷看,垂涎欲滴。
海錯山珍營養高 清茶淡飯可同途
豆羹翅肚雖差異 體健精神勝老饕
戰後初年香港出生率高,祖父母輩要肩負照顧家中小孩的重任。
水上居民以木材作為浮橋。這是1960年代長沙灣填海區、暫作木材存貯的灣塢一角。居民利用浮箄作捷徑登陸,巨木權充浮橋,雖纏緊不致滾動,但走動時每因負重不均而起伏,慣居水上的人往返也戰戰兢兢地走過。拍攝水景題材,逆光照明才能獲閃閃銀光的效果。處平光拍攝,物體反映在水面的倒影格外顯得明亮。巨木色暗只 是表面蒙污,選材當知優質材料,不會因外表而見棄。
桴排分組若浮臺 巨木接連利往來
暗啞無光疑腐朽 看雖貌醜實良材
漁民在吐露港的淺海生活和捕撈。
香港仔海面浮滿被廢棄的木材。
火災災民暫時在空地塔屋,居民要到外邊取水。當時長沙灣還未填海,後面為深水埗兵房。
逛玩具店是1970年代孩童的集體回憶。
李鄭屋邨一隅閱讀連環圖的讀者。昔日連環圖小冊子用白描筆法描繪吸引不少小朋友閱讀。圖於李鄭屋邨的R座拍攝,剛好讓人聯想到英文詞語”Reading”的簡寫。圖中站立的小童也與閱讀行列中的成年人形成大與小、坐與站的對比。
圖書租閱在街頭 戶外教材分劣優
年幼小童趨若鶩 身為家長預籌謀
巴士車廠外,貼著街招寫著有房出租。
住在土瓜灣徙置區的基層勞工。
前九廣鐵路尖沙咀總站。鐘樓側的貨運閘口,供貨車將卸貨運入市。遠處是太古倉碼頭,常停泊輪船裝卸貨物,市民俗稱該處為「大包米」。原是鐵路的地方已改建為現在的文化中心、太空館、藝術博物館以至新世界中心。以往需要大量人手工作,少有失業叫苦。至踏進新世紀,工廠北遷,失業人數大增,影響社會的繁榮安定。
國際名都待轉型 投資科技納精英
下崗失業難安置 路走回頭是救星
山邊搭建住屋的貧民。隨著人口增加,香港很多住宅改為板間房出租,但亦難以應付社會需求。低收入階層只好在較偏僻的地區搭建木屋居住,甚至到山邊搭建陋室棲身,政府亦不會理會搭建寮屋。沒有食水電力供應,晚上以煤油燈照明,食水則到溪流取水,亦有到遠距離的街喉挑水使用。圖中婦人在餵哺嬰兒,亦有母雞點綴,為他們有家的存在增多一點說服力。
郊野安居遠世塵 非圖幽雅獨離群
難棲市內租昂貴 日夕奔勞帶淚痕
何綬偶然在街頭發現習字的乞丐。乞丐是社會不健全的產物,也許有人認為衣履不整,屬不雅觀的題材。但相中雅丐以筆墨紙練習書法,確是發人深省的一幕。其實這雅丐是精神病患者,不知是否受前途困擾,但仍不忘進修補拙。
雄心奮志欲高攀 主考無情雖過關
勤習勵精圖補拙 卻憐未竟已痴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