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飛機工程公司與啟德為伴

香港飛機工程公司是香港超過半個世紀以來最重要的航空企業之一,除目睹了二戰後香港航空業發展和啟德機場一帶社區的變遷,更因作為戰略工業的緣故而在國際地沿政治之中擔當過獨特的角色。

二戰結束後,香港航空業百廢待興,當時香港兩大洋行太古及渣甸分別在啟德機場開辦太平洋飛機維修公司(簡稱PAMAS)及渣甸航空保養公司(簡稱JAMCO),這兩間簡陋的小型飛機維修廠各自為所屬的航空公司提供後勤維修服務,PAMAS為同屬太古的國泰航空服務,而JAMCO則為渣甸旗下的香港航空及英國海外航空等幾間英聯邦大航空公司提供服務。 1949年中共建國,中港隨即斷航,對香港航空業造成極嚴重打擊。在香港航空業大衰退的現實下,PAMAS與JAMCO於1950年合併成香港飛機工程公司(HAECO)。 港機匯聚的人才來自五湖四海,包括來自太古、渣甸、戰前已立足啟德的遠東飛行學校、英聯邦各地航空專才及自中國大陸南來的中國航空公司、中央航空公司及中國國民政府空軍退役人員。港機從此成為啟德唯一的維修廠,一直至1998年啟德關閉。

隨著香港航空業及以啟德為基地的國泰航空成長,港機亦不斷發展。五十年代的韓戰及六十年代的越戰為啟德帶來大量軍事飛機,為港機的生意和技術提升創造歷史性難得機遇,亦因緣際會成為冷戰戰場的「後方基地」,寫下一段獨特的香港工業史。到八、九十年代,香港經濟起飛並成為中國開放面對世界的窗戶,啟德成為全球航空樞紐之一。 與香港本身的發展一樣,港機亦同樣在全球航空維修業中擔當重要角色,在個別領域更成為行業領導者,吸引世界各地不少航空公司專程送飛機到啟德維修,或邀請港機派員到當地提供服務,當中以七、八十年代參與文革過後中國民航與世界接軌的貢獻尤其重要,港機員工以第一身接觸當時初窺西方世界的大陸航空人才,見證了當時中港之間深如鴻溝的文化隔閡,當中故事尤其精彩。 半世紀以來,縱使啟德機場經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主要設施及建築幾經大規模遷移,就只有港機從未遷離原有位置,半世紀以來一直以新蒲崗地段為根據地擴展,元老級員工就目擊了九龍城、新蒲崗、橫頭磡、樂富、黃大仙、牛池灣、九龍灣、牛頭角以至觀塘一帶從無到有的巨大演變。

透過一班港機元老憶述的經歷和所見所聞,我們從港機工程看到機場、航空業以至鄰近啟德地區的變遷。

遵守2A級無障礙圖示,W3C (打開新視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