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見的涌和河

看不見的涌和河

寶靈

第四任香港總督

任內絞盡腦汁擺脫洋商阻力在港島北部覓地填海,在鵝頸區開闢出寶靈城。

昔日第七任港督堅尼地任內建成的新城鎮「堅尼地城」至今仍然為人所知,但第四任港督寶靈所築成的「寶靈城」就已經為人所忘了。

黃泥涌是香港島唯一一塊天然平地,原為沼澤,早在乾隆年間已有原居民聚居,名為黃泥涌村,土地由錦田鄧族擁有,租予村民耕作。該山谷三面環山,三方山水流落該地,匯聚成涌,然後流出維多利亞港。由於該河流的彎曲河道看似一條鵝頸,所以原居民稱之為鵝澗,而海邊則是一塊滿佈泥濘的淺灘。每逢雨季,黃泥涌和鵝頸一帶便會水浸,瘧蚊滋生,衛生惡劣。

開埠初期,殖民地政府曾研究開發黃泥涌為市區,但由於當時該地充斥瘴氣和傳染病,又需要平整沼澤,最後未能成事,只有英軍到附近的摩理臣山駐紮。由於衛生差,駐軍死亡率高,軍隊便順道在黃泥涌的山腳開闢墳場安葬軍人,成為留存至今的香港墳場。除沼澤外,黃泥涌低地亦被村民開發成農田,英國人後來買下農地作賽馬場。

1850年代,寶靈倡議的中區填海工程遭遇滑鐵盧,唯有尋找沒有海旁業權問題的土地發展,於是就看上了介乎灣仔和東角之間的鵝頸,當時該處已屬於維多利亞城範圍以外的市郊地段。

1860年代期間,當局將用採自摩理臣山及渣甸山的山泥將黃泥涌及鵝頸填高,山谷地段被撥作發展成快活谷馬場,而海旁地段就開發成商住和工業區,英文名以寶靈的姓氏命名為Bowrington,中文叫寶靈城或寶靈頓,不過,華人依然習慣叫那兒做鵝頸,範圍就在今日軒尼詩道、摩理臣山道、禮頓道及勿地臣街之間一帶,包括了今日的時代廣場、登籠街、堅拿道天橋、寶靈頓街、鵝頸街市及偷景樓等地方。新開發的寶靈城以渣甸洋行的華籍和印度籍僱員居住為主,1904年電車公司亦選城內的羅素街興建電車廠及發電廠,今寶靈城成為電車的東部總站。

你有沒有留意今日車水馬龍的堅拿道東、堅拿道西及堅拿道天穚英文名字都叫Canal Road(即運河、河流之意)?原來那條每分每秒都川流不息的河就在我們腳下!

昔日的寶靈河是寶靈城的著名景點,當時已廣被稱為「香港八景」之一。寶靈河是平整天然的鵝澗而成,約長650呎、闊36呎,每逢潮漲河裏便會出現大量魚群,成為垂釣勝地。為鞏固河堤,當局在兩岸廣種榕樹以抓緊泥土,早在1880年代寶靈河便以「鵝澗榕蔭」之名被選為「香港八景」,成為香港最美的地方。

寶靈河兩岸開出了堅拿道東西兩路,並建有跨河木橋,當時共有三條橋,其中軒尼詩道的一條後來擴闊成100呎的石屎橋,可供電車雙線行走,那就是今日老一輩香港人仍然稱呼的鵝頸橋,其餘兩條橋則位於駱克道和告士打道。

1920年代西面的灣仔填海工程完成後,當局決定把寶靈河封蓋,同時將軒尼詩道和鵝頸橋完全接合;原河兩岸的榕樹全被砍掉,新造成的上蓋空地被闢作第一代鵝頸街市;到1960年代當局要開發新道路,便把鵝頸街市遷到鄰近的新街市,而原址就成為今日的堅拿道天橋。

無障礙網頁守則 (打開新視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