灣仔海岸線

灣仔海岸線

祥哥

灣仔老街坊

灣仔碼頭50年代位於告士打道,70年代搬到今日的會議道,明年填完海後便要再搬,祥哥搭船又要走遠一點了。

開埠初期,灣仔稱為下環,原是西面的金鐘及東面摩理臣山兩座伸出海面的山咀之間的一個淺石灘,天然海岸線西起今日皇后大道東大佛口,東延至律敦治醫院山腳下的灣仔道,這個弧形的海岸形成一個小海灣,所以就被稱為灣仔。當時灣仔有一條河流,從灣仔峽山上流向今日的石水渠街及春園街後直出海面,即今日莊士敦道的位置。亦即是說,凡今日皇后大道東以北的地方,昔日都是一片汪洋,後來經百多年來的幾次填海才形成的。

開埠前,灣仔只有數十原住民聚居,以採石為生。開埠後不久,當時寶順洋行的大班顛地看中灣仔有河流水源和海灣避風,具備建設成商業基地的條件。顛地投得灣仔沿岸土地的地權,於是在海旁進行鞏固工程,今日介乎皇后大道東與莊士敦道之間的土地便是當時平整出來的。

顛地在灣仔海旁大建碼頭供船隊停泊,又興建倉庫、辦公大樓、豪華的大班府第「春園」和工人宿舍等設施營運其龐大的商貿金融王國,包括盛極一時的鴉片貿易。當時顛地的船隊多數由灣仔來往廈門和汕頭,而於灣仔聚居的顛地華工亦多來自兩埠,所以日後便在海旁原顛地碼頭貨倉的位置出現了廈門街和汕頭街。

1897年,當遮打提出的中區填海大計正進行之際,他又另提出在東海旁 (即灣仔)照版煮碗一番,由於提出的計劃要拆卸當時位於灣仔的海軍醫院,建議被軍方反對,後來要到1921年海軍決定將醫院搬至昂船洲後才能落實。

當時由海軍船塢東端起(今日的軒尼詩道與莊士敦道交匯處),一直填至東角渣甸洋行貨倉西端(今日的波斯富街位置) ,填海用的泥土就由摩理臣山和渣甸山開採。今日的告士打道便是這次填海後的新東海旁,當時只開闢成一條雙線行車的海旁馬路,而已變成內陸的舊海旁就闢作莊士敦道。

這次填海總面積約86英畝,開拓出西起軍器廠街東至波斯富街,以及莊士敦道、軒尼詩道及告士打道之間的大幅土地,1931年峻工。新填地民房區由軒尼詩道開始出現,全為三、四層高的唐樓,政府又興建貝夫人健康院和修頓球場,後者成為平民大笪地,除華人於此地進行球賽外,日間又成為勞苦大眾等候散工的地方,晚間就變成吃大眾喝玩樂的天堂。另外,皇家海軍於近軍器廠街一帶的新海旁興建海軍宿舍及俱樂部,由於大量單身海軍出現,令新闢的駱克道成為酒吧區,很快更發展成紅燈區,到日佔時期就順理成章成為日軍的慰安區。

當1960年代中區干諾道中以北的填海工程完成後,便輪到灣仔作出相應行動。在1960年代末至70年代,政府從告士打道海旁分階段向北填至今日的會議道海旁。新填地上最先落成的有新灣仔碼頭,而另一項重要任務便是為1969年動工的海底隧道港島出入口填建土地。與中區新海旁一樣,該處亦成為摩天大廈的天堂,在1970至1990年代間創造出新水星大廈(即今電訊大廈)、灣仔政府綜合大樓(包括今日的稅務大樓、入境事務處大樓等等)、新鴻基中心、鷹君中心、華潤大廈、香港藝術中心、香港演藝學院、香港會議展覽中心和中環廣場等地標。

1990年代初,政府決定於會展中心對出海面填土興建新翼作1997年7月1日香港政權移交大典的場地,人工島上的會展新翼於1997年落成啟用。

至2011年,新中環至灣仔繞道項目的填海工程仍然在灣仔海旁進行中。

無障礙網頁守則 (打開新視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