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漁村

消失的漁村

愛秩序

駐港皇家工兵團少校

1843年起負責美利樓及美利兵房等軍事工程,並整頓紫灣軍營軍紀,1845年西灣河對山海灣以其命名作為紀念。

筲箕灣位於鯉魚門口,因海岸形似筲箕得名,早於明代萬曆年間已有記載,原是一個以礁石海岸為主的大海灣,東部稱為阿公岩、西部稱為西灣河,而中部的筲箕灣則為一個小淺灘。顧名思義,東岸阿公岩以佈滿岩石見稱,早年已成為客家人開採花崗岩的礦場,而西部則有河流從栢架山山上流經今日太安街的位置通往大海,所以稱為西灣河。開埠初期,英軍以Edward Aldrich少校之名將西灣河命名為愛秩序灣。

開埠前,筲箕灣已經成為香港島北岸最大的漁村,大量艇戶聚居,人口超過一千,僅次於赤柱。漁民在岸上形成市集,就是筲箕灣東大街的前身,而阿公岩沿岸就成為多間小型船排廠的集中地。

開埠初期,維多利亞城建城大興土木,需要大量石材,阿公岩成為渣甸洋行的石礦場,開採山石作東角填海之用,令大量石匠聚居。當時居民朝山坡上搭建富斗窟、馬山村、淺水碼頭等村落,再加上海上漁戶亦越來越多,令筲箕灣的衛生和治安日差,惡名遠播。政府於是在1860年代末開始拆毀區內的非法房屋,簡單平整沿岸一帶發展連接北角英皇道的筲箕灣道(當時又稱西大街),並且正式開闢原市集成筲箕灣大街(又稱東大街)。

1904年電車正式通車,幾年後並將路線沿西大街東擴至筲箕灣,但當時銅鑼灣至筲箕灣一段電車只供單軌行車。1920年代,當局進行一次小規模的填海工程,創造出愛秩序街、工廠街、金華街、寶文街、望隆街一帶發展成工業區,並將電車總站遷到金華街,一直保留至今。戰前的筲箕灣就成為一個集漁村、工廠、船廠、市集、礦場、寮屋區於一身的市郊社區,情形一直至1960年代才有變化。

國共內戰後由於有大量赤貧難民跑到筲箕灣聚居,令到山坡地帶出現13個大型寮屋區,而海旁亦出現大量非法木屋。到1960年代末,政府終於開始大規模清拆寮屋區,並且填平筲箕灣至今日東區走廊的位置,而西灣河亦填至今日所見的海旁地段,又於對出海面興建海堤成為愛秩序灣避風塘。

阿公岩亦成為新工業區,海旁依舊是小型船廠的基地,而筲箕灣就發展成一個有住宅區和政府社區設施的現代化社區,不過,不少沿海的木屋區就一直保留至1980年代才正式消失。到1980年代,當局沿著海旁建造東區走廊,所以看看今日的高架天橋你便可知昔日的海旁位置了!

自從漁業日漸式微,1960年代政府推行漁戶自願放棄漁船上岸居住的計劃,艇戶人數及船隻對避風塘的需要日漸減少。艇戶人口由1961年的十三萬人降至1971年不足八萬人,到2001年更只得五千多人。1992年,政府將愛秩序灣避風塘填海用作新住宅區,發展成今日的愛蝶灣和愛東邨,而避風塘則向外遷移,面積有43英畝。

消失的漁村 - 圖片區
無障礙網頁守則 (打開新視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