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島填灣

拆島填灣

彭阿福

掃桿埔村民

世世代代修築銅鑼灣石堤以保護掃桿埔一帶農田。

你對銅鑼灣中文名的「銅鑼」和英文名Causeway Bay摸不著頭腦吧!

銅鑼灣是一幅天然沖積地,海旁是一片淺泥灘,向內陸的地方(即今日的中央圖書館、銅鑼灣運動場及皇仁書院)是一片紅樹林,每逢潮漲都會被海水從銅鑼灣湧進浸透。開埠前,銅鑼灣附近已經有原居民村落,包括箒管莆和大坑,村民以姓彭為主,田地由上水廖族擁有。銅鑼灣的海灣呈半圓形狀,海面像銅鑼一般圓滿,本地人於是稱之為銅鑼灣。

在銅鑼灣附近還有兩個今日已經消失的天然地貌。在東角對出海面原有一個小島,英國人命名為奇力島,而華人則習慣稱之為燈籠州。1841年英軍佔領香港後,便在奇力島設置炮台與九龍的清軍對峙,九龍割讓後英軍改於島上設置火藥庫。1939年,奇力島改成為香港皇家遊艇會的基地。

在東角南面,原有一座長滿樹林的山丘,由於開埠後被渣甸洋行投得發展成大班府第,所以稱為渣甸山(並非今日渣甸山);到1920年代,渣甸將此山賣予利希慎家族,於是改名為利園山。

早在開埠前(有說可追溯至1724年),原居民為開發這片紅樹林和濕地作農田之用,於是就以石塊在淺灘上塔建一道小海堤阻擋潮水倒灌。開埠初期,皇仁書院至中央圖書館一帶已成為農地,而石海堤亦成為本地人來往東角和北角的捷徑,英國人於是以這條海堤(英文為causeway)命名該地為Causeway Bay。

1840年代初,渣甸洋行看中銅鑼灣西面的東角,認為該處有來自大坑的新鮮食水及海灣供船隊停泊,於是投地作為總部,大建碼頭、貨倉、工廠等設施,又在渣甸山建辦公大樓和大班府第,而山腳下則成為渣甸員工聚居處和市集,發展出怡和街、渣甸坊、勿地臣街、糖街等等以渣甸及其業務有關而命名的街道。往後,渣甸繼續平整東角海旁以增加土地和方便大船直接停泊。

隨著渣甸在東角發展工業,吸引大量華人勞工聚居,而漁民又開始用銅鑼灣作避風塘,這一帶越見繁榮。1883年,由於漁民並無保持環境衛生的習慣,銅鑼灣淺灘的垃圾堆積如山,環境非常惡劣,政府於是將近岸的26畝沼澤地填平,大部份撥作興建貨倉,其餘闢作道路,而位於高士威道及銅鑼灣道之間的低地就簡單地改成運動場地供英軍、中央書院學生及中華遊樂會使用。

戰後,政府將高士威道與銅鑼灣道之間的原低地發展,1950年填高東部一段興建皇仁書院校舍(其前身便是中央書院)。

1951年,銅鑼灣成為戰後第一個大型填海、亦是最大型的避風塘工程,它將原有的避風塘填作公園,名為維多利亞公園,填料主要由附近的海床挖泥而成;然後再沿海岸興建三條防波堤,劃出一個65英畝的新避風塘,同時又在西面與建一條直達奇力島的堤路以供出入皇家遊艇會。。

到1960年代末,當局乘填土興建海底隧道港島出入口,便一并將奇力島和維多利亞公園以西的一部份銅鑼灣避風塘填海,與灣仔新填地連接起來;而昔日維園西門的明渠亦被蓋上,建成今日所見的一段告士打道及告士打道天橋,成就了今日所見銅鑼灣海旁的格局。

今日的高士威道便是昔日天然海灣及海堤的位置,從其英文名稱Causeway Road便可一見端倪。

中央圖書館至皇仁書院一帶原為沼澤低地,全靠一道高出的海堤阻擋潮水。你有沒有發覺今日的銅鑼灣運動場地勢竟然比高士威道為低?一切就源自上述的天然地形。

拆島填灣 - 圖片區
無障礙網頁守則 (打開新視窗)